□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一位民警组建的微信群将爱心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武汉抗疫一线;上海律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筑牢了抗疫的大后方;普通市民对于阻挠疫情防控的行为出手相助……今年当新冠病毒疫情突袭时,每一个申城市民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中去。日前,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召开“见义有为战疫先进”表彰座谈会。8名在抗疫期间捐款捐物及参与防控志愿者服务的普通市民受到表彰。
他们中有尽其所能捐款捐物百万元的市民;有私营业主将急需的医疗物资直接送到抗疫一线的;有自发组成志愿保障团队,积极筹集资金和生活物资,为本市援鄂医疗队济困解难的;有挺身而出与妨碍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犯罪作斗争而受伤的……他们是上海全民抗击新冠病毒的生动写照,体现了见“疫”有为的“申城力量”。
民警筑起爱心战“疫”保障线
今年2月1日,一通感谢电话拨进曲阳路派出所窗口,来电的叶女士点名向曲阳路派出所民警董瑞表示感谢,但这份谢意并非源自叶女士,而是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上海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
事情要从大年三十说起。当晚,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因一时叫不到车赶赴机场,情急之下只能向派出所求助,民警董瑞当时也正值班。同事将这位护士送去机场后,董瑞就一直牵挂着这些临时放下筷子就上前线的医护人员。
偶然的机会,董瑞从朋友圈里了解到,由于出发匆忙,支援的医疗队在生活用品方面出现了物资紧缺。常年身处派出所的后勤保障岗位,董瑞十分了解后勤物资跟不上会给一线人员正常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于是,她通过朋友联系到了前方上海医疗队的李晓静医生,获知大家需要饮料、消毒液、软底鞋等物资后,立刻又联系了在家乐福华中区工作的好友冯先生,一通电话后,身在武汉的冯先生立即开始在当地组织配货。
董瑞自己掏出1万元买下物资,并通过家乐福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到奋战在武汉各家医院的上海医护人员手中。董瑞的爱心善举感动了武汉当地爱心人士,他们也向上海援鄂医疗队捐助了价值3万余元得爱心物资。
董瑞在相隔千里的沪、鄂两地间筑起一条传递爱心的战“疫”保障线后,又在朋友圈建起“援鄂爱心接力微信群”,凝聚起警营内外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255人,群友有公务员、教师、企业老总和普通劳动者,他们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和资源,接力为来自前方的需求对接、提供资源。按照“自己带头、两地对接;群内募筹、集中采购;均摊费用、明细公示;专人监管、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这个爱心群已经持续为上海援鄂的11支医疗队送去了9批次总价值40余万元的生活必需品和食品。董瑞也成为一线抗疫医疗队的编外后援团团长。
上海律师用专业助力“抗疫”
疫情期间,很多餐厅、店铺、写字楼因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开业,但是在停业期间仍需承担租金及基础开支。上海一家餐饮餐饮管理公司的负责人黄先生就遇上了这样的法律困惑。
去年年中,该公司将其近2000平米的餐厅转租给某餐饮公司,双方签订了3年的合同。但是疫情爆发后,餐饮公司无法正常开业、亏损严重,遂致电告知出租方,1月底该餐厅将彻底停业,后续租金不再支付。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作为调解律师参与了这起纠纷。他与同事为当事人分析案情、制作调解方案,并借助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了在线调解。经协调,大楼业主方表示愿意给予二房东两个月的免租期;二房东同意将相应的免租期落实到次承租人,并且给予更多的租金减缓;次承租人也接受了以协商方式解决纠纷。案件调解后,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在微信、微博、头条等官方平台上针对类似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总结了一系列的建议给房地产租赁相关方作为参考。
记者了解到,因疫情影响,许多企业面临各种经营问题,随之而来的法律需求也日益增加。上海律师也成为了抗疫大军中的一支特殊力量,他们充分发挥法律专业职能作用,及时高效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也为前方抗击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游闽键律师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1月24日,游闽键律师在所内发起成立疫情法律服务志愿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24小时在线的免费法律服务。截至5月10日,已组织三批次70余名律师参与,在线为超过3000与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志愿团共撰写专业法律文章150余篇,在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等平台发布,累计阅读量超过700万人次。游闽键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涉疫纠纷提供免费调解服务3起,有效解决了部分争议。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协力律师共提交建言献策14篇,其中3篇被上海采纳实施,4篇上报全国政协。
同时,游闽键律师个人购买了总价值超过105万元的国内紧缺防疫物资,分别捐赠给湖北、上海及意大利地区的医疗机构等。
热心市民护志愿者被掰断手指
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社会各方齐心协力严防死守,防止病毒扩散,上海很多小区也采取了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查、身份核实等措施。尽管绝大多数市民对此理解,但也有极少数人却对志愿者的工作极不配合。
亚一金店的员工管理就在家中的小区看到一名拒绝测量体温的居民对志愿者大打出手,于是他立即见义勇为进行阻止,该居民竟然将管理的手指生生掰断了。
“我们小区老年人多,所以平安志愿者的年龄也偏大。疫情开始后,我作为年轻人,就积极投身社区防控中,担任平安志愿者。”管理表示。
2月20日这天并非管理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日子,但当天下午却发生了惊险一幕。14时45分许,居民陈某外出后进小区北大门,在此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岗点值守保安和志愿者要为其测量体温时,他不耐烦地拒绝测温,并与保安和志愿者发生激烈争吵和肢体冲突,陈某叫嚣着测体温会带来病毒。在扯拉中陈某把一名年逾古稀的平安志愿者推倒在地,还顺手拿起放在门口桌子上用于压住纸质登记表的铁质水龙头,威胁志愿者。
这一幕正巧被下楼取快递的管理看见。他见状,立即上前挡住陈某,在大声喝止其蛮横行为,劝其配合测温。“我告诉他,测一下体温才几秒钟,而且体温计也不接触人体,不会带来病毒。”管理回忆说,但陈某却根本不听管理的解释,依然挥舞着铁龙头。
管理一看情况危急,欲夺下陈某拿在手中的铁龙头。在争夺过程中,陈某激动地拉下管理的防护口罩,扭住管理的左手,致使管理左手小指中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经本市有关部门鉴定,管理左手小手指为轻伤2级。陈某最终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受到法律处罚。
“其实,我感觉自己就是做了一个普通市民应该做的,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努力。”面对荣誉,管理谦虚地说道。
据悉,今年初,本市启动了新冠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机制,全市人民万众一心,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涌现了许多普通市民身体力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先进事迹,为疫情联防联控和城市安全作出了贡献。
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胡顺康表示,这些受到表彰的普通市民的特点是,非组织委派,非法定职责或岗位职责,自愿投身抗疫斗争并作出显著成绩。
为弘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传统美德,褒奖和鼓励见义勇为、见义有为、见义智为的行为,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根据《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和《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等规定,决定授予8位市民“上海市见义有为(战疫)先进”荣誉称号。
“上海市见义有为(战疫)先进”名单
1、高新军,松江区上海隆古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董事长
2、许海霞(女),上海瑾之润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3、游闽键,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东方大律师,全国劳模)
4、张鹏峰,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东方大律师)
5、冯中保,上海宗宝保安服务公司董事长
6、黄士平,自由职业,本市宝山区户籍
7、董瑞(女),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曲阳路派出所民警
8、管理,上海亚一金店员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