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曾今,这里是破旧不堪的贫困乡村;而今,这里成为集办公、生活、旅居为一体产业示范社区,同时感召了一大批年轻人下乡,带领着新、老村民创业就业,同走强村富民之路。这里就是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一个新近崛起的“网红村”,让乡村生活成为新时尚。
一批“95后”学霸当起“新村民”
1997年出生的陈浩杰,家住奉贤区青村镇元通村,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吴房村。从名校武汉大学毕业后,他放弃留学机会,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自2018年被评选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来,吴房村引入国资运营集团和社会专业团队共建运营平台,围绕“青春吴房”四字主题,对曾今破旧不堪的贫困乡村进行了全面的升级重塑。
乡村振兴综合运营平台也为陈浩杰提供了发挥其经济学专业的平台。“部分乡村老人由于经济状况不佳无法自建房屋,子女成年后一大家人不得已居住在拥挤环境中,这是乡村生活一大痛点。”小陈深知这点,于是他近期的工作,就是关注如何构建完善的村内归并平移机制。他参与了探索农民自建房的创新模式,通过资金引导,包括实体公司、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的加入,搭建比较完善的定价体系,确保村民不用出资,就可以获得两套住房。
“作为本地人,我有天然的方言优势,可以经常与村民聊天,倾听他们的需求。”最让小陈高兴的,是村民们说这个项目令他们非常高兴,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吴房村现有一个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人数近30人的年轻化管理运营团队,其中不乏“海归”,以及985、211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园区内企业工作人员也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27岁,结合乡村文旅品牌发展,相关项目都由年轻人负责提出创意和运营。
此外在吴房村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视新老村民融合,并将每个月10号定为“村民融合日”,通过组织为当月生日的新老村民庆生,促进新老村民的融合。
“网红”村:村民拿上了“金饭碗”
吴房村究竟有何魅力,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
“东东奶茶店”是吴房村新开的一家奶茶店,里面装修精致温馨,到处都可以看到宠物狗的元素,奶茶包装上也有狗的图片。据奶茶店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店铺是为纪念一条在疫情期间不幸去世的宠物狗“东东”而开。这条小狗生前与吴房村的众多小伙伴朝夕相处,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们怀念与“东东”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便开了这家奶茶店,并用“东东”的名字来命名。据悉,所有带宠物狗来吴房村的游客,都有机会在奶茶店获得畅饮福利。于是,这里成为越来越多爱狗人士的“打卡”去处。
在吴房村,“网红”元素不止一处,例如“桃林走地鸡” “东东奶茶” “喵喵奶盖”“黄桃甜品”等饮品食品络绎不绝。由于黄桃是青村镇的农业支柱产业,运营平台联合上海市农科院,共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环境的标准化栽培方案。在此基础上,吴房村民放下握了几十年的锄头,将农田流转至村集体进行统一种植管理,并通过建立名为“吴房有桃”的农产品及衍生品的品牌体系,实现传统种植农业的附加值提升,其中内容包括黄桃鲜果、罐头、汽水、啤酒、点心、米露等,以及手工艺品及制造类产品,如面膜等。
硬件方面,吴房村遵照“塑形、留魂”要求,重塑江南水乡风景如画的村貌景致,由中国美院、润途设计等名师团队统一规划设计,以“三分灰、七分白”海派江南、粉墙黛瓦为特色,为示范村凝神塑形;吴房还策划了如首届汉服文化节等活动,这些都让吴房逐渐成了一座“网红村”。
截至今年5月,吴房村通过统筹运营、整体管理,已注册企业55家,引进新“村民” 117人。入驻企业以农创文旅、亲子研学、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行业为主。如今,随着一个个企业和工作室进驻吴房村,村民年均租金收入超过5万元。而企业税收中的一部分也将落在村集体的账上,最终分给村民。此外,园区内提供物业管理、颐养公寓服务管理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招录本村村民,吸纳富余劳动力。村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三大综合收益手段,2019年增加租金收入总计350万元,村民就业收入总计180万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