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台风季来临,上海近1.3万栋高楼玻璃幕墙如何扛住大风?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目前已有超过8000栋高楼纳入“一网统管”既有玻璃幕墙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算法模型,实现洞察风险、预警预判等一系列监管举措。而现在,既有建筑玻璃幕墙管理系统“2.0版”流程上线,进一步落实属地街镇对存在高坠隐患楼宇的管理职责和流程。
8月3日,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监控大屏上一条立案记录红灯闪烁,工作人员打开案件接到的是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发出的,江苏路街道所辖某楼宇玻璃幕墙应急避险催告单。案件显示,该楼宇被市级玻璃幕墙抽检组发现玻璃幕墙破损,存在高坠隐患,须立即采取拆除、围封、警示等应急避险措施。街道城运中心立即立案、启动相应机制,房管部门相关人员通过微信政务端接案,赶往现场督促业主和物业采取应急避险措施,并通过“云幕墙”业主端上传措施照片和维修前保持避险措施的承诺。
以上场景是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长宁区建管委与江苏路街道联合开展的既有建筑玻璃幕墙应急避险演练。
据悉,这套流程有三个核心环节所组成:一是隐患排查与应急避险环节。上海市建筑幕墙管理平台可通过智能算法对长宁583栋辖区玻璃楼宇建筑进行安全分类,对疑似高风险隐患玻璃幕墙建筑,该平台通知区建委委托的第三方巡查机构进行现场排查。
二是事项催告与处置管控环节。如楼宇物业未能按时上报避险措施情况,市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将触发报警系统,对楼宇所在街道城运中心下发应急避险措施催告单,街道城运中心应立即立案派遣至房管行政部门政务微信端,相关人员根据单据内容提示前往该建筑进行现场催告并拍照取证,实现催告流程闭环。
三是整改措施与固本落地环节。前面二个环节防止了玻璃幕墙高坠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避险措施及时到位后,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在楼宇玻璃幕墙整改期内,每两周生成整改催告单下发至街道城运中心,对应急避险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现场拍照取证,催告业务和物业按照整改要求尽快完成维修。
据介绍,既有建筑玻璃幕墙管理系统“2.0版”流程的上线,进一步打通市、区、街镇三级管理的信息瓶颈,打造协同分工、职责清晰的既有建筑玻璃幕墙治理格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