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谢钱钱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普陀区“三旧”换“三新”持续攻坚,截至7月底,10个零星旧改地块完成100%签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同时,重视养老领域服务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增养老床位2938张,累计达到9155张。
2018年,普陀已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累计12万户家庭受益。今年又打响“三旧”换“三新”攻坚战,提出全面完成零星旧改地块征收,彻底消灭“拎马桶”现象。目前,已有10个零星旧改地块完成100%签约,让全区二级以下旧里“换新颜”。接下来,普陀力争年内完成全部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改造,“不让老百姓拎着马桶奔小康”;今年新开工了5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复工复产以后,37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已开工,剩余130万平方米八月底也会开工,让更多老旧住房“穿新衣”;除此以外,新开工10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让非成套房屋居民过上厨卫独用“新生活”,截至7月底,26幢、4.35万平方米过去厨卫合用的非成套房屋改造项目已开工。
面对如此庞大的改造项目,资金从哪里来?普陀通过创新融资机制,获得政府专项债券26.7亿元,既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难题,又拉动内需、扩大有效投资。
作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普陀重视养老领域公共服务建设。“十三五”期间,普陀新增养老床位2938张,累计达到9155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镇全覆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