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2022年临港新片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

上海发布临港新片区3年行动方案

本文字数:1318

  □见习记者  翟梦丽

《行动方案》指出,临港新片区到2022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强化“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五个重要”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本报讯  昨天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一周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发布。根据《行动方案》,到2022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五个重要”目标奠定扎实基础,2022年临港新片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

《行动方案》指出,临港新片区到2022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强化“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五个重要”目标奠定扎实基础。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二是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新增重大科创平台、载体20个以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集中承接审批服务事项100%可以全程网上办理;全面取消非居民用户供水、供电、供气配套工程费用。四是城市功能加快完善,5G网络实现基本全覆盖,公交线网密度增加20%,站点覆盖率提升20%,新增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

《行动方案》提出的42条具体措施包括交通人才引进各方面。《行动方案》指出,首先,要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把临港新片区建成全球创新驱动网络的重要节点,着力增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加快实施国内高端人才直接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加快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临港新片区全域实施人才购房政策。其次,临港要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品牌园区,以及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加快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国内最高开放形态的综合保税区;加大金融业支持力度。打造高端金融资源配置高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跨境金融集聚发展。加速环滴水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扩大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建立临港新片区金融法治试验区。

为建成“五个重要”提供强大的城市功能支撑,《行动方案》提出要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新城,构建“15、30、60、100”出行服务圈(即从滴水湖出发至浦东枢纽、龙阳路枢纽、虹桥枢纽和长三角毗邻城市,分别用时15、30、60、100分钟),构建“1+2+6+X”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争取新一轮政策制度创新突破。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上海“营商环境3.0版”,构建“18+N”特色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上海发布临港新片区3年行动方案 2020-08-21 2 2020年08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