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月子中心乱象纷呈,监管不能“坐月子”

本文字数:1108

资料图片

  □王丽美

让产妇“一人住进去,全家都‘解放’”的月子中心越来越受到青睐。不过,目前市场上月子中心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收费也没有统一参考标准。另一方面,月子中心经营者也表示有痛点。据介绍,目前月子中心主管部门不明确,也没有强制的标准,准入门槛低,同时,为了揽客,行业内出现了一些价格战的行为,这是导致服务以及品质参差不齐的原因。(8月20日《广州日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产妇希望能够享受健康安全、舒适度高的月子生活。我国本来就有坐月子的习俗,对产妇实行特别照顾。而现在的育龄产妇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孩子是家庭的头等大事,良好的经济条件也为其重点保护提供了一切可能,当“月子中心”号称既能为妇婴提供相对专业的服务,还能让产妇学会一些产后恢复及育儿知识,哪怕叫价不菲,也依然有不少人不惜一掷千金入住。

然而,繁荣景象下掩盖多种暗伤:价格不一且虚高,服务质量堪忧,许多月子中心号称专业服务,实质多是家政公司或家庭服务公司改头换面而来,而负责产妇的饮食、住宿、体能恢复乃至从事诊疗服务,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否则属于超范围从事诊疗服务,月子中心还涉及母婴保健、住宿、餐饮等领域,应取得相关审批,但月子中心显然缺乏这些资质和标准,市场鱼龙混杂,特别是近段时间,一些月子中心“圈钱跑路”频现,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虽然2017年9月1日起,《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开始实行,但这个非强制性的标准缺乏约束力,加上月子中心主管部门不明确,无强制标准,准入门槛低,月子中心之间为揽客大打价格战,致使行业品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下滑,进一步降低了行业口碑,消费者想找到性价比高的月子中心是难上加难。

由此可见,月子中心供需两旺的氛围下,掩藏着太多违背法律法规的环节,相关监管却处于盲区。作为新兴的行业,月子中心的资质、服务质量和收费都基本由月子中心自说自话。在暴利的驱使下,月子中心遍地开花,虚假广告铺天盖地,夸大服务范围疗效或具有保健功能等等欺诈式营销屡见不鲜,而相关监管不到位,没有建立统一规范标准,把关不严,失职失责,使得月子中心市场泥沙俱下,令妇婴健康及经济方面都蒙受损失。

月子中心乱象纷呈,监管不能“坐月子”。月子中心行业关乎妇婴健康,其良性发展与公众的消费理念、市场的规范经营,尤其和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密不可分。因此,监管部门要及时制定相关法规及服务标准,让月子中心经营者与消费者均有章可循,强化月子中心的“硬件”“软件”考核,细化管理措施,倒逼月子中心加大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月子中心”行业规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服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月子中心乱象纷呈,监管不能“坐月子” 2020-08-25 2 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