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5600节在线视频课开讲

秋季学期本市中小学“空中课堂”将继续播出

本文字数:1165

图为老师在录制网课 记者 汪昊 摄

  □见习记者  谢钱钱

本报讯  “李商隐写‘蜡炬成灰泪始干’,闻一多‘红烛’取自其诗意,那两首诗歌中‘红烛’艺术形象又有什么区别?”昨天下午,在徐汇区教育学院,一位老师身着整齐的西装,面带微笑,正在录制新学期的“空中课堂”小学语文课。新学期来临,“空中课堂”仍将继续开讲!记者从市教委获悉,2020年秋季中小学在线教学视频课将拍摄21个学科、53个学科段、完成5600节左右的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优质视频课资源。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春季学期结束,“空中课堂”共完成制作5000余节优质在线教育视频课,对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140余万学生,内容涵盖中小学所有基础型课程,实现了本市中小学生的居家在线学习,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疫情对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本市中小学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机制化、长效化办好“空中课堂”,2020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在线教学视频课将继续录制。

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介绍,今年秋季将拍摄21个学科、53个学科段,要完成5600节左右的视频拍摄量,这对教研人员与教师来说,压力不小。例如小学语文学科段,每周要拍摄36节。截至目前,所有学科已经完成进度的设计、教学设计。第一周课程等待上线,第二周课程目前已经上传完毕,还在专家审查阶段。

王月芬介绍,此次参与视频制作和指导的教研人员和教师共计2140名,与上半年相比有所增加,以此协调时间冲突问题。另有100多名专家组成审查团体,凝聚上海优质教学资源。

体育课也被搬到屏幕上,“全年级、全学科、全课型”特色保持不变。双师教学模式不变,采用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

与上半年相比,秋季“空中课堂”更加关注学校自主复习时间的安排。在确保视频课基本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增加视频课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秋季更加注重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学校可结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情况自主选择,用好相应资源,探索运用线上技术与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共创优势,增强师生互动。

“空中课堂”定位于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为不能返校的学生提供视频教学,方便学生复习,同时有助于教师备课。允许学校下载视频资源,融入到老师课堂教学中去。

“空中课堂”的开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保障,记者获悉,在市经信委、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支持下,市教委统筹市级在线教育网络资源,运营商网络、教育城域网互联互通,开辟在线教育重保专线,留足弹性出口资源,保障师生对教育资源的流畅访问。上海教育城域网SEMAN区节点已具备万兆以上互联条件,并和各运营商之间专线互联,通过SEMAN可快速访问市级“空中课堂”。新学期开学后,师生可以继续通过有线电视、IPTV(电信、移动、联通),以及上海微校、腾讯课堂、钉钉等渠道收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5600节在线视频课开讲 2020-09-01 2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