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社区微型消防站升级“四重唱”

24小时的社区守护者

本文字数:3171

微型消防站的队员们在参与灭火

红星居委专职微型消防站

荨微型消防站内的宿舍 本版摄影 通讯员 潘路

  □法治报记者  夏天

从打完“119”报火警,到见到消防救援人员出现,需要等多久?随着上海社区微型消防站越建越多,不少火情已在120秒这样快得用“秒”计算的时间内被扑灭。

然而,当火情发生在深夜、凌晨,也就是微型消防站无人值守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此外,部分社区消防站还存在训练保障力度不够、临警效果有限等问题,制约了其本应达成的效果。

近日,奉贤在全市率先为社区微型消防站发放了出勤补贴,并为微站队员购买人身意外险,激励队员们参与24小时微站值守、加强日常训练的工作热情,以此保障“快以秒计”的社区微站火警响应速度,能够“全天候”生效。

问题:夜间无人值守  训练保障不足

今年2月1日下午4点13分,奉贤区庄行镇安监环保大队微型消防站接到庄行消防中队报警:一居民房发生火灾。微型消防站立刻派1车4人赶赴现场。仅仅2分钟,也就是120秒后,这第一批消防力量就到达现场,发现居民房屋顶着火,立即采取破拆灭火,控制火势蔓延。紧接着,庄行消防中队赶到现场将火扑灭。

3月5日12时01分,奉贤奉浦街道第六居委微型消防站接到聚贤煌都小区居民火警电话,596号703室晒在阳台的被子起火了,具体情况未知。又是一个2分钟后,12时03分,微站7名队员就到达现场,用干粉灭火器果断开始灭火,并在119消防队赶到前将火扑灭。

在这些灭火行动中,微型消防站在第一时间控制了火情,为消防队到场处置争取了时间。

作为消防救援站的补充,社区微型消防站可以提升小区的自防自救能力,充分发挥距离近的优势,在火灾发生初期就赶赴现场开展灭火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但是,一些社区微型消防站也存在着夜间无人值守、管理训练脱节、保障力度不够、临警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

今年以来,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通过走访调研,在原有281家社区(村居)微型消防站的基础上,着手准备建立17家“升级版”微型消防站,像消防救援站那样开展24小时值班备勤,从组织、制度、保障上确保微型消防站“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要求落地生根。

对策1:发出勤补贴24小时值守

今年8月1日,奉贤区德泉路99弄19号张弄富苑小区物业公司旁边,挂起了一块新牌子——“红星居委专职微型消防站”。这是奉贤区第一个“升级版”微型消防站。

这个“升级版”的微站占地三室一厅,包含一间设备用房、一间卧室和一间值班用房。之所以说是“升级版”,是因为这个微站无论是人员,还是器材配备都实现了专业化,从制度上确保了“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要求得以落地生根。

“我们一共有5名队员,24小时值班备勤。”奉贤区青村镇专职消防队队长佘冰辉说,这5名微站队员中,有3人是青村镇专职消防队的队员派驻过来的,全天候24小时值守,由青村镇专职消防队的班长路峰担任微站站长;另外2名微站队员则由该站辖区8个居村微站人员根据值班轮班上岗。

“青村镇专职消防队派驻的3名队员就住在这里,确保24小时随时可以出动。”佘冰辉指着卧室里双层架子床上叠放得像豆腐块一样的被子说,3名派驻队员依然参照专职消防队的作息制度进行执勤管理。

为消除微站队员的后顾之忧,保障队员们的人身安全,奉贤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奉贤区居(村)委微型消防站值勤战备补贴实施办法》,给每位微站人员每次出勤补贴100-150元,并为每名微型消防站队员购买不少于100万元/年的人身意外险。

为激励微站队员的工作热情,奉贤区还为参与警情处置的微站队员发放经济补贴。截至目前,奉贤区微型消防站已协助参与扑救火灾11起,累计发放补贴3306元。

对策2:联勤联训提升实战能力

除了24小时备勤的人员外,红星居委微型消防站还配备了1辆轻便式消防车,由持有驾驶证的班长路峰负责驾驶,车上配有灭火防护服、防护鞋、机动消防泵、水带水枪、灭火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断线钳、铁锤、撬棒等灭火救援器材,“常用的消防器材几乎都配了”。

同时,微站还设立了应急物资储备点,用于存放铁锹、救生绳、雨鞋、喇叭、麻袋、对讲机、手电筒等应急物资。

人员有了,器材也有了,如何才能生成战斗力呢?

“这就要立足实战,加强日常训练。”佘冰辉说,在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的组织下,所有的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都要到就近的消防站进行联勤联训,并每年开展两次业务比武竞赛。现在我们就在进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百战千人”业务比武的准备。

如今,青村镇专职消防队的3名专职消防员进驻微站后,有充足的时间对社区保安等其他微站队员进行培训。

“火灾扑救的关键就是要灭早、灭小、灭初期。”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喻卫刚表示,因为奉贤区的面积比较大,在离消防救援站距离较远和火灾高发的地段,微型消防站的灭火先发优势非常突出。“因为队员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火灾现场,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扩大成灾。”

在加强日常训练的同时,微站队员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制定并完善小区灭火作战预案,熟悉小区内的消防水源,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灭得掉。

对策3:“前置点”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人员和器材的升级外,红星居委微型消防站的升级还体现在工作职责上的升级。

除了肩负所在地张弄富苑小区的灭火救援任务外,红星居委微型消防站还对周边4个居民小区(张弄富苑、张弄盛苑、褚家荣苑、褚家华苑)和4个村(张弄村、解放村、湾张村、工农村)的社区微型消防站承担着管理、监督、指导职责,包括人员是否在岗在位,是否掌握消防器材装备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器材装备是否完整好用,维护保养是否到位,值班备勤是否落实等。

“‘升级版’微站最核心的一大功能,是解决了个别社区(村居)微型消防站夜间无人值守的实际难题。”佘冰辉表示,红星居委微型消防站可随时对附近其他8家村居微站进行支援,进而形成先期灭火救援的叠加效应。

为避免3名专职消防员长期待在小区产生麻痹懈怠,青村镇专职消防队还会不定期进行工作抽查,并每月对人员进行轮换。

喻卫刚透露,截至目前,奉贤区目前已建成社区(村居)微型消防站281家。

根据实地调研,支队决定在离消防救援站距离较远和火灾高发的12个镇、街道,精挑细选17家,建成像红星居委微型消防站这样的“升级版”微站,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喻卫刚直言,如果仅仅依靠支队力量对281家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抽查、考核,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因为数量实在太大了。“有了这17家‘升级版’微型消防站,支队就有了抓手,可以将这项工作细化分解,抓牢抓实,真正推动消防安全进入千家万户。”

对策4:营造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消防、消防,不仅要会灭火,更要会防火,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不发生火灾。”喻卫刚说,“升级版”的微型消防站除了要会扑救初起火灾外,还要联合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协助开展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及充电、打通小区生命通道、清理楼道堆物等安全隐患整治以及防汛防台应急处置等工作。

红星社区党支部书记蔡国平说,3名专职消防员进驻小区后开展24小时值班备勤,对小区1600多户居民是一个全天候的保障。

蔡国平说,8月份以来,这3名专职消防员积极协助小区物业、居委开展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和楼道堆物整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比物业工作人员而言,专职消防员的劝说更有说服力,居民们也更乐于接受。”蔡国平说,如果居民拒不整改隐患,微站队员还可以直接反映给区消防救援支队和派出所。

喻卫刚表示,升级版专职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是区委区政府以及各街镇认真履行《上海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具体体现,作为具体牵头推动的消防救援部门,一定要科学合理设计规划并要长效保障,一定要将消防宣传、安全检查、初期火灾扑救、应急处置等工作结合起来,一定要将微站的建设、管理融入到基层一线网格化治理、美丽居村建设、文明城区创建之中,只有这样,升级版专职微型消防站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24小时的社区守护者 2020-09-04 2 2020年09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