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截至当前,“随申码”累计使用次数超12.6亿次,用码人数超3400万人,每天使用量在700万次左右,高峰时期每天超过1000万次。除了使用人次多之外,“随申码”的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覆盖机场铁路、道路卡口、医院药店、企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
据悉,“随申码”自2月17日上线后,通过实施“绿码、黄码、红码”的三色动态管理,已成为个人健康的参考凭证。值得注意的是,本市医疗付费“一件事”工作已于8月24日完成,实现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市民可通过手机在线申领“随申码·医保”中的“医保电子凭证”,实现扫码挂号、脱卡支付。
据介绍,下一步,上海“随申码”将继续在社会治理、城建交通、文旅体育、司法管理、赛事活动、信用权益等领域,分类推进“随申码”应用。在社会治理领域,探索将“随申码”应用到小区管理、治安管理、实有人口管理、人口普查等方面。在交通城建领域,对有条件的停车场试点“随申码”停车付费。在文旅体育领域,在本市更多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馆、公园、度假区等,推行“随申码”预约、购票、验票、入场。在司法领域,探索在探视、开庭、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司法活动中的应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