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致敬防疫英雄 点赞最美“逆行者”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昨举行 一批先进代表赴京接受表彰

本文字数:5138

上海机场边检站民警身着防护服登上货机 通讯员 董权辉 摄

① 普陀消防救援支队傅泽宇在隔离点望着夕阳

② 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校长陈珏玉在上网课

③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沪昆高速公安检查站站长胡军华在道口检查受访者供图

④ 虹口区邮电新村居委会书记喻菊萍在核对居民信息

⑥ 虹口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陈道盠在病毒实验室检验样本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记者汪昊摄

⑤ 普陀公安分局出入境办公室民警叶姝义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向自己的岗位敬了个礼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陈颖婷  夏天  见习记者  翟梦丽

昨天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批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赴京接受表彰。

他们中,既有个人也有集体。既有为防疫付出汗水甚至生命的医务人员,也有坚守入沪道口、口岸,守护身后一城人的“站区人”、边检“战士”。有守“沪”平安,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的一线民警,也有来回奔波,负责隔离转运服务保障的城管队员。还有守好小区门,为社区防疫连轴转的“小巷总理”……

我们向这些“逆行”的防疫英雄致敬!也向来自各行各业,所有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过努力的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普通人致敬!

坚守“陆路北大门”

黄翔:“疫情只要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会坚守一天”

疫情期间,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入沪道口,倾尽全力奋战,守护一方平安。

昨天上午,上海市铁路上海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黄翔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参加了表彰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又很接地气,作为站区人我感到无比的荣耀,这是站区单位同心协力取得的荣誉,也是支援站区的1600多位志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对静安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上海精神和上海担当的至高表彰。”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黄翔,他分享了自己获得表彰后的感言。

作为上海的“陆上北大门”,0.64平方公里的铁路上海站地区,日均客流达4.2万人次,春运返程叠加疫情防控,这工作有多复杂多难,黄翔心里有本明白账。

立下军令状的那一天,距离他上任此职不足百天,但黄翔深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上海陆上北大门”万无一失的责任之重。

疫情期间,他始终坚守工作一线,严防死守做好入沪旅客健康登记管理和站区安全防疫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携手铁路上海站共同守牢“上海陆上北大门”;30多个日夜里他以站为家,保持着站区至今无一例(聚集性)疫情的良好“战绩”。

黄翔说,把好入城口防疫工作,是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在举全市、全区之力下,我跟我所在的团队不辱使命,完成了阶段性防疫任务,我个人获得了全国抗疫先进的荣誉,真心感谢每一位支持站区防疫工作的领导和志愿者,没有你们,站区防疫工作不会那么顺利完成,感谢有你!”

“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和我的站区伙伴就会坚守一天,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诠释站区人的抗疫精神!”黄翔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本职工作,和抗疫英雄们相比远远不够。“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人民至上’,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所有支持站区的单位和人员始终如一、再接再厉、善作善成,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努力推动静安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诚如黄翔所言,在高速收费站,在机场口岸等入沪道口,守护一城平安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其中不乏政法力量。

记者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从2月17日至3月15日,上海高院直属机关党团组织先后招募组成4批干部防疫一线服务队100人分赴G15沈海高速朱桥收费站、浦东新区东明街道、机场等站点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为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政法力量。

记者同时获悉,市司法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疫情期间派出4批共140人次,分别到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和浦东机场参与本市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打造“国门火神山”

上海机场边检站:和疫情赛跑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航班多、客流密集的特点使得该口岸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上海机场边检站第一时间吹响了国门战“疫”的“集结号”,成立战疫突击队,亮身份、冲前线;组建疫情数据研判专班,擎起大数据战“疫”利剑……昨天,这支队伍被授予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3月23日零时起,浦东国际机场成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的第一入境点,经研究需要在浦东国际机场S2卫星厅远机位大厅搭建临时查验点。

上海机场边检站十六队技术尖兵党员突击队迅速投入战斗。18时,现场勘查,拿出设施布设方案;20时,19箱、50余件设施设备全部进场;20时至24日8时,强弱电施工、场地改造、网路布设;24日8时至12时,所有设备安装调试正常运行。经过突击队员们20小时的彻夜奋战,一个专供分流国际航班入境使用的“迷你口岸”,一座边检“火神山”就此诞生!

上海机场边检站抽调30名业务骨干力量,组建起口岸疫情防控数据研判专班,分析研判相关出入境人员动态轨迹,同时将排查结果及时推送海关等单位,形成精准有效的防控海外疫情输入管理闭环。他们从出入境人员行程轨迹入手,探索创建多种涉疫人员信息预警模型,从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为防疫工作高效运转提供数据支撑。

7月27日,一架新加坡至上海的航班飞抵浦东国际机场。早在飞机抵达前,排查工作就已经开始,机上陈某的行程信息引起了专班的高度警惕,经过进一步排查,陈某近期在韩国有长时间停留史。数据研判专班迅速将此信息通报给海关部门,经海关检测后,该旅客入关即被隔离观察,后经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程序,该旅客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据统计,疫情暴发以来,上海边检总站已累计向海关部门推送预警涉疫信息8.3万余条,海关部门从中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旅客240余人。

构筑守“沪”平安第一道防线

公安民警:为上海披上疫情“防护服”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上海全市公安民警与医护、街道、居委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并肩作战,共同为上海披上了疫情“防护服”。

记者了解到,此次表彰中,上海市公安系统共有3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上海市公安局数据处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据悉,在全市92个陆路入沪道口,上海公安机关累计检查车辆1022万余辆次,检查人员2122万余人次,构筑起守“沪”平安的第一道防线;在机场码头,累计检查航班3.1万余架次,检查入沪人员351万余人,在国境上筑起“防疫大堤”。

疫情期间,全市经侦、刑侦部门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涉疫违法犯罪,累计查处相关案件42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80余人。同时,细致核查各类涉疫信息,用权威声音与不实谣言角逐赛跑,不遗余力地消解舆论恐慌情绪,累计发布辟谣信息48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今年除夕夜,本市发生首起重点地区来沪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一时间谣言四起,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钱海军连夜带队赴现场查清事实,排除疫情因素,及时消除社会恐慌。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诱导裸聊进行敲诈等新型网络犯罪,钱海军迅速组织打击,就在牺牲的前一天仍在执笔“办案指引”。疫情期间,他组织侦破涉疫案件140起,为群众挽回损失5156万元。复产后,钱海军主导开通无接触式办证流程,统筹做好3500余份易制毒化学品行政审批许可,既助力近500家化工企业复产,又守住了非法流出渠道。5月10日,钱海军在工作中突发疾病,不幸牺牲,终年50岁。

1月27日,全市防疫关口前移至市境道口后,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沪昆高速公安检查站站长胡军华临危受命,成为沪昆高速公安检查站现场防疫查控的“指挥官”和第一责任人。疫情初期,他坚持24小时不离岗。他协调卫生健康等部门,运用科技手段,率先恢复了道口智能查控等级,并探索无人机远程疏导拥堵车辆、动态调整健康扫码点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查控效率提升了30%,道路通行能力恢复到平时的45%。在严格而缜密的查控体系下,他和同事们及时发现一湖北籍女子藏匿小轿车后备箱内企图蒙混过关,这也是上海市首例企图逃避入沪查验事件。经过3个多月的严防死守,胡军华带领检查站,累计防疫查控人员124万名,车辆6.5万辆。

在疫情防控中,浦东占全市约四分之一的防疫工作体量,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治安支队副科长王昊君作为浦东分局治安支队联络员,主动负责对接上级部门,协调61家派出所、8家公安处,协助制定工作方案与流程规范。浦东有42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留验)点,为全市之最,累计隔离留观人员5万人次。王昊君会同各工作组筑牢“阵地守护网”,各单位在114个小时的设卡查控工作中,共计拦截盘查重点地区车辆1.1万辆、人员2.4万名。同时,他牵头组织检查居村委1000余家,落实小区出入口专人核查值守措施,推动门磁等设备安装5000余处,开展法律告知5万人;指导650家商务楼宇内部防疫措施,协调安置困难群众900余人。此外,为守好上海“东大门”,他协助组织排查重点国家入境、返沪人员10余万人次,妥善安置1000余名境外来沪未成年留学生,最大限度阻断了疫情扩散途径。

这样的抗疫精神也激励着无数的民警。“我曾作为浦东机场的增援警力,看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挺身而出。这正是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不负韶华,用无悔的奋斗书写新时代公安青年的青春华章。”静安公安分局天目西路派出所民警赵雅韵说。

从城管到防疫

王少伟:义无反顾的战疫勇士

疫情期间,筑牢城市安全防线,来回奔波做好转运服务保障工作的,还有城管执法人员。此次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就有普陀城管机动中队副中队长王少伟。

大年初三,普陀区局接到转运重点人员保障任务,王少伟第一个报名,在他的带动下,由中队5名老中青城管队员组成的“普陀城管防疫保障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面对陌生的病毒、被隔离人员的不理解和工作人员的忐忑心理,王少伟总是第一个上,并将工作体会跟大家分享,形成高效战斗力。

在疫情暴发的前20天,王少伟累计工作366个小时,足迹遍布10个街道80余家酒店,转运143人。在国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3月中旬,境外疫情在多点暴发,外防输入压力骤增,增加两大机场周边医院、隔离点、7个区集中隔离点和街镇社区4个方向转运任务,转运距离远至临港,转运范围扩至外籍人士。面对新的挑战,王少伟没有一丝犹豫,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在他的带领下,突击队单日转运人数最高达148人。

截至9月6日,王少伟带领的城管防疫突击队保持224天4032小时连轴转,奔走于浦东、虹桥两大机场、1个入沪道口、87家医院隔离点和726个小区,总行驶里程近18万公里,单次转运距离最长达186公里,共转运密接人员600余名,入沪人员13702人,为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贡献了新时代城管力量。

筑牢社区防疫大门

“小巷总理”连轴转  政法干警急支援

社区作为防疫的第一线,联防联控作用十分关键。疫情中,连轴转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也格外辛苦。此次,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图们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芳,和崇明区城桥镇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汤惠琴两位“小巷总理”也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李芳是居民们口中的“送菜书记”。疫情暴发初期,全市社区对隔离户的起居保障尚没有形成任何指导经验,李芳就带领居委会干部与隔离户定点联系,提供送菜、送快递等帮助,建立起全套流程。

面对第一户接受隔离的人家,李芳和同事们都没思路。他们商量后,决定先买来蔬菜和饺子皮送去,“至少让那一家四口吃一顿团圆饭”。此后,李芳每隔两天就会把菜送上门,再把居民放在门口的干湿垃圾带走,彼此不见面,约定好按一下门铃作为讯号。

先进个人、崇明区城桥镇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汤惠琴在一次搬运防疫物资时,腰部严重扭伤。“走不动也要撑下去”,因一时买不到拐杖,汤惠琴就找来两根木棍代替。

辖区里有一家大型批发菜市场,因经营户多、人员复杂,疫情防控容易出现漏洞。汤惠琴不顾身体的实际情况,连续多天在菜场蹲守,只为弄清楚各家经营户真实的进货渠道。

在疫情最紧迫的那段时间,全上海的社区干部都在无休连轴转;而这座城市的其他人,也从四面八方向他们伸出援手。

2月上旬,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叶庆居委会迎来了由市委政法委机关干部们组成的平安志愿者增援。对此社区干部们深感欣慰:“你们来了,是对我们更好的补充!走,我们现在就开始巡查。”

志愿者一行从延平路康定路路口出发,沿康定路拐上胶州路,再绕行回延平路。一路上,他们挨个检查居民区17个小门的封闭情况,如遇未锁之门,则立即召集相关责任人,询问原因,进一步压实责任。他们还下沉至曹家渡街道武西居民区,支援基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一位参与志愿服务的市委政法委领导表示:“我们此次增援居委,同时也是一次向各位‘小巷总理’和一线社工学习基层工作经验的宝贵机会,这有利于我们在防疫和今后的工作中,更好贯彻市域治理现代化。”

另外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自疫情防控开始以来截至9月8日,全市检察干警共累计参与联防联控11735人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致敬防疫英雄 点赞最美“逆行者” 2020-09-09 2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