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初秋的上海虹桥,公安警航队(市政府飞行队)的停机坪上,全市空中应急救援力量按指令已整齐列队,接受“沙场点名”。随着现场指挥下达的调度令,三架警航直升机依次升空。昨天,本市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力争在“十四五”中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空中应急救援体系。
本次活动中,重点展示了市公安警航队(市政府飞行队)、东海救助局第一飞行队、金汇通航、中瑞通航、振裔无人机等通航单位和消防及华山、瑞金、东方医院的救援装备。他们中既有本市政府部门的飞行救援力量,也有中央在沪单位的飞行救援力量,还有本市民营企业的飞行救援力量;其装备包括了用于海上救援的大型固定翼飞机,用于城市道路、建筑物及海岛救援的各型直升机,还有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无人机。
会上,市应急局介绍了市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会议强调,加强空中应急救援是本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本市“一网统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在本市“十四五”中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空中应急救援体系,更好地维护和服务于城市运行安全和市民百姓平安。
据介绍,市应急管理局组建两年来,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针对上海超大型城市空中应急救援工作面临的特点,对标“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构建人员救助、火灾扑灭、警情搜集、医疗救援、海上救助、空中输送等多种空中救援模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