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本市近四成事业编制已投入到中小学、幼儿园

未来教师收入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本文字数:1365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尤其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近来备受市人大代表的关注。记者从市教委对人大代表的答复中获悉,本市已将近四成事业编制投入到中小学、幼儿园,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教师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收入不低于本市公务员的水平。

市教委表示,本市深化基础教育职称制度改革。近年来,本市按照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目前为止,本市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已经全面落实了国家深化改革的四项主要内容,即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完成了所有在职中小学教师新旧职称(职务)系列的过渡,评聘了294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此外,本市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科学管理,针对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科学合理、适度调整基础教育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标准,计划今年出台与上海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文件。

市编办答复表示,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完善基础教育学校人员配备和编制管理政策,加强市级统筹。为此本市严格控制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的编制规模,将收回的事业编制统筹用于部分人口导入、学生数增长较快的郊区,重点保障中小学、幼儿园等单位的用编需求。目前,全市近四成事业编制已投入到中小学、幼儿园,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下一步,本市将建立健全事业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事业编制资源配置,重点保障基础教育等民生领域用编需求,促进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收入也是教师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规定,包含各类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015年起本市试行行业分类调控绩效工资政策,逐步建立了规范的调控机制和稳定的增长机制。其中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其教师平均收入按照不低于本市公务员的水平确定,实行单独的增资政策。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除面上政策之外,连续多年额外实施了一系列的倾斜措施,每年增加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广大教师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同时,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政策精神,给予了单位充分的收入分配自主权,在核定的单位可分配总量中,除国家基本工资、津贴补贴项目以及岗位津贴以外,其它约八成左右的总量部分都由单位自主分配。单位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中须建立重成绩、重贡献的考核制度,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本市行业分类调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框架体系,综合考虑本市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水平以及物价等因素,调整包括基础教育学校在内的本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同时,进一步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统筹分配力度,加强对基础教育事业单位考核力度,并根据考核结果,在不超过10%的绩效工资总量内予以适当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本市近四成事业编制已投入到中小学、幼儿园 2020-09-11 2 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