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一份“迟到”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本文字数:805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胡兴华

本报讯  日前,家住嘉定区华亭镇的张女士欣慰地拿到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有了这份报告,意味着张女士接下来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直至理赔。而这份证明报告,距离她退休已经一年了,“要不是区卫生监管单位不厌其烦地指导和劝说,我可能第一步都不会走!”

原来,张女士退休前一直在华亭镇的一家从事金属制品制造业企业的锻造车间工作,长期接触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听力有所损伤,但自己从没当回事。2018年底,企业为其安排职业健康检查时,报告显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建议进一步诊断。企业方立即通知张女士到市职业病诊断机构去诊断,谁知张女士一听要跑市区,还不一定能确诊,挥了挥手回绝了。2019年8月,张女士正式退休,这事情就不了了之。

2019年4月,嘉定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将疑似职业病的诊断纳入重点监管范畴,原来不了了之的事因此发生了转机。今年5月,卫生监督员就张女士的职业健康问题对企业进行约谈和教育,明确他们的主体责任,企业才知道这事并未因张女士退休而终结。

卫生监督员打电话告诉张女士,为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其本人的权利,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怕远不方便,企业可以派人陪同一起检查。但是不做诊治,企业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的,难逃其咎。听了卫生监督员这番语重心长的解释,张女士释然了,答应了由企业陪同进一步进行诊断。

今年5月至7月期间,在卫生监督员的关心和指导下,企业多次陪同已退休的张女士前往华山医院进行职业病诊断。2020年8月下旬,医院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至此,张女士终于拿到了确诊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的职业病诊断证明,应有的职业健康合法权益终于得到了维护。

今年以来,嘉定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面对容易忽视的监管盲区,强化部门沟通,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让类似的职业病诊断不再“迟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一份“迟到”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2020-09-16 2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