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上周末我去影院看了2020年以来的第一场电影《花木兰》。
其实对我们男性观众而言,买票看这部电影至少不亏——因为哪怕是当“神仙姐姐”写真集来看,也值。无非影片内容能让观众获益多少而已。
电影表达的独立女性主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想重点讨论影片中的文化元素。
首先登场的,是公元4世纪前后北魏王朝的花木兰一家,竟然居住在10世纪后福建才逐渐出现的客家土楼里……
一方面,这可以看出导演希望复刻南北朝汉族大姓聚居坞堡的意图,但另一方面,这粗劣的复刻显然不够精致。因为迄今为止出土的南北朝坞堡模型明器中,还没有进化出后世土楼这样浑圆的造型。因此,这也让影片早早出现了一次笑场。
至于争议较多的类“艺伎”盛妆部分,许多网评倒是冤枉剧组了。因为如今一些专业的汉服复原团队,根据莫高窟壁画复原的北朝贵妇盛妆,只有比电影中的还要“夸张”——铅粉敷面、鹅黄胭脂只是基础;满头华丽的金步摇,电影中基本还没体现。事实上,南北朝的贵族男子也大有敷面熏香之辈。
另外想提及片中的铠甲。我能感到自《长安十二时辰》大热后,近年来我国兴起的国甲复原热已得到国际影业注意。因为花木兰中使用的铠甲道具,同样古朴真实,比过去高几个水准。我曾采访过最早的国甲复原团队,很为他们高兴。
电影美中不足的是,盔甲的防护面积与文物相比太小了,可以说只穿了一半。特别是花木兰决定恢复女儿身后,竟激动地将盔甲都脱了,成为电影又一大匪夷所思之处。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主力战士阵前厮杀还敢无甲,分分钟会被流箭杀伤,这也间接导致了巩俐饰演角色的牺牲……
当然根据电影设定,这位花木兰堪称史上最强,穿不穿甲都一样。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她的战斗力就差被复仇者联盟请去加盟了。很多人说,花木兰电影存在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之处,我却要说,这部电影恰恰体现了美国人比当下中国人更信中国功夫的迹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