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是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绘画精神融入国画教学。这位利用西方写实造像的理念观察对象,潜心探索中国大写意艺术的国画大家,很少有人知,他又是隐蔽战线的英雄,中共红色情报员。
作者:姚华飞
《上海滩》编辑出版
参加“五四”“一二·九”
李苦禅(1899—1983)出身贫寒家庭。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劢公。山东高唐人。1918年结识画家徐悲鸿,获授西洋技法。1919年以聊城二中学生代表身份赴北平,参加“五四”以及“六三”运动,和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以及各阶层人员参与,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后进北京大学附设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1920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攻读中文。在北大,他听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罗素等人的演讲,还见到了毛泽东、徐特立等人。1922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学西画。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1930年,李苦禅受聘到杭州艺专担任教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术运动的中心地区是在上海、北京、杭州。李苦禅在这三个地区的美术院校(也是美术活跃的地方)都担任过教师。李苦禅在杭州艺专任教期间,同时应邀出任上海美专兼职教授,并曾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在沪举办“赵叔孺同门金石书画展”时与上海左联同仁有过接触、交流。潘汉年、夏衍等左联领导也曾到过他的画室交谈。
李苦禅在杭州艺专任教期间,当时杭州艺专是国民党CC派的势力范围,但中共创办的左联和一些左派文艺机构影响更大。在教员和学生中各种派别都有,李苦禅支持左派力量,他常用自己不多的薪水资助进步和有困难的学生到延安去。1934年,李苦禅终因以教授身份屡次支持、掩护爱国学生的革命行动,被校方停聘。他愤然离开杭州,辗转于南京等地,最后又回到北平。回到北平后,李苦禅开始在北平北华美专任教。黄奇南、张启仁(两人为中共秘密地下党员)当时都在北大学习。期间,李苦禅与张、黄二人都建立了不一般友谊。
1935年,日寇调集大批军队入关,威胁北平、天津。汉奸王揖唐更是上串下跳,成立所谓“冀察政务委员会”标为“自治”实为日本鬼子服务。同年12月8日,张启仁找到李苦禅、王森然等老师,告诉他们,由燕京大学召集的各校代表会决定,到长安街的外交大楼即“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地点示威游行。李苦禅热情激奋,坚决支持学生爱国活动,并希望组织进一步号召更多的各界人士参加。
1935年12月9日清晨,迎着北平刺骨的寒风,李苦禅和北平的学生们肩并肩、手拉手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日本军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收复东北失地!”“反对内战,一致抗日!”“打倒帝国主义走狗!”声震天地。队伍不断扩大。队伍行进在东长安街时,军警用高压水龙头喷射游行队伍,这就更加激起了广大师生的对抗,游行的队伍人员越来越多,人们对着敌特冰冷的水柱和乱舞的警棍,声势不断扩大,激起了全国人民支持,这就形成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运动。
把画室变成“密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汉奸组织“新民会”想拉李苦禅为他们支撑门面,被李苦禅严词拒绝。第二天,李苦禅辞去北华美专、北平美术学院的教学职务,绝不能为日本人控制的学校做事情。
北平教堂的长老黄浩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平津特派人员主任”,李苦禅的学生黄奇南与黄浩同乡同宗,并有亲戚关系。李苦禅想和八路军接上关系,经黄奇南介绍,李苦禅和黄浩相识,通过黄浩的请示、介绍,李苦禅成了“黄浩情报小组”秘密情报人员。
随后,李苦禅居住的柳树井2号就成了情报小组成员联络的“密点”。柳树井2号是李苦禅的画室,院子很小,小院门朝南开,有三间不大的南屋,很简陋。李苦禅将其中一间用作画室、休息和接地下工作者的地方。交通员、爱国学生,外国友人常在李苦禅家中藏身、中转,然后奔赴抗日战争前线。这些人的姓名、走向,李苦禅从不打听,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地下工作者的秘密和纪律。
那时,在李苦禅的画室还隐藏着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国民党第29军军官袁祥峰,北平沦陷后,袁祥峰没有能够及时跟随部队南下,辗转躲藏到了李苦禅家中。当时他和李苦禅约定的暗号是:如关着画室门,代表“家中无人,不必叩门”;如果说门开着,没有扫帚,代表“没事,可以进来。”这时,日本鬼子贴着布告:窝藏旧军人者同罪。风声不断,袁祥峰认为不能连累李苦禅,几次提出要上前线去。经和黄浩、黄奇南协商,又经袁祥峰和上级组织同意,在黄浩的安排下,袁祥峰经秘密交通员护送,到了冀北抗日根据地。
作为特殊的情报人员,李苦禅搜集情报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街头和外出去画速写,他觉得哪里有可疑的信息,如日本人常出没的汽车,他就到哪里活动,记下车辆的集密度,车牌号码等,期间,已经成为八路军军官的袁祥峰,曾带着秘密任务潜回北平,经李苦禅密函介绍,潜伏到徐州敌伪军军官中,为中共搜集情报。
黄浩在北平还开了一个小诊所,主要是为前线将士秘密收集要用的药品。一次,他接到上级指示,要为前线提供急救西药,尤其是战伤药,愈快愈好。黄浩通知北平10多个“密点”,采取秘密活动的方式尽快解决,而且该药单是白求恩在野战医院开的。
当时,在北平买药是很难的,特别是西药就更加困难了。因为大多数药房都被日伪控制了,尤其是战伤用药,他们更是严加把守、监控。李苦禅这时正在生病,他住在老朋友罗耀西开的医院,这里的药是德国拜耳厂出的。李苦禅借这个机会开出不少好药,秘密送给抗日前线的将士。
李苦禅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日本人的怀疑。1939年5月14日,李苦禅以“勾结八路军”的罪名,与学生魏隐儒同时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遭刑讯28天,受尽酷牢之灾。敌特对他严刑拷打,但李苦禅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出狱后拒绝伪职,并继续参加爱国活动。
卖画挣钱筹经费
日本人虽然放出了李苦禅,但仍不时派人监视其行踪,企图“放长线钓大鱼”。李苦禅晚年回忆当时的艰苦说道:“共产党是最穷的党,什么工作经费也没有啊!全要靠自己想办法去筹集呀!我没别的本事弄钱,只有靠卖画挣线筹集呀!”
1939年隆冬,天寒地冻。李苦禅身着单薄的长袍,携子李杭来到天津法租界滨江道永安饭店,举办“李苦禅画展”。一时间,永安饭店门庭若市,还没正式开展,展出的60%画作就都有了主。按当时的规矩,凡是展出有主的书画,一律要挂上红布条,写上收藏人的姓名。迟到的巨贾富商,面对贴着红布条的佳作,只有望画叹息的份了。7天的画展结束后,李苦禅立即让“黄浩情报小组”成员把钱取走,给地下党组织作经费。为了御寒,父子俩只是头上一顶旧帽子、一条围脖子,两手空空返回北平家中,但心里很高兴。
转眼到了初夏,李苦禅又携长子李杭到天津“三不管儿”租房作画、卖画。“三不管儿”一带百姓很喜欢这位爽快正直又健谈、技艺超群、学识过人的山东大汉,前来看作画的人不少,听聊天讲故事的人更多,富商、洋行、阔老又闻讯而来,10天内所有画作抢购一空。李苦禅父子守着卖画巨款,分文未动,又以同样的方式迅速把钱交给前来取款的“黄浩情报小组”成员。数次来天津献艺卖画,使李苦禅名冠津城,但无人知晓卖画者的巨款真正走向。
还有一次,这是发生在北平老房子的故事。年关将近,一位大胖子富商来到柳树井2号,说道:“我是前门商行的经理,想请您给鄙行画几个扇面,年节时送给生意上的朋友。您放心,价格好商量,不会亏待您的。”李苦禅说:“您过奖。画扇面可以,不知贵行需要几个?”结果胖经理讲要100个。李苦禅一口答应下来。胖经理付了一小袋银元做定金,约定腊月二十八来取扇面。李苦禅一算,离腊月二十八也没几天了,如按常规一个一个画,肯定交不了活,怎么办?于是李苦禅父子打破常规,做了一个夹扇面的夹子,流水作业。这笔画山石就一口气画100个扇面的山石;这笔画鸟,就一口气画100个扇面的鸟……
李苦禅父子没日没夜地工作,不断作画,终于在腊月二十八之前画好了100个扇面。胖经理如约付了2000块大洋,取走了扇面。
这2000块大洋解了地下党组织为根据地购买药品的燃眉之急,但李苦禅后来再没画过扇面,因为这一次把他画“伤”了。要不是给地下党组织筹经费,他是不会接受这种有违绘画艺术的活儿。李苦禅说:“那年月,不能讲为艺术而艺术了,爱国第一。”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还有不少像李苦禅这样的无名英雄。在北平海淀区北安河村,有一座古罗马城堡式的花园,这就是贝家花园,园主是李苦禅画家的好朋友、法国人贝熙业。贝熙业是一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抗战期间他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擅长普通医学及普通外科。曾多次为中国抗日前线运送药品,掩护爱国青年学生,共产党干部、国际友人奔赴革命根据地,为抗战勇士和平民百姓分文不取的医治伤病。1943年8月7日,黄浩为逃脱日本宪兵追捕,被李苦禅转移到贝家花园,在贝熙业的帮助下奔赴到抗日根据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