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外滩大会”分论坛网络金融犯罪治理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网络犯罪形成“黑色产业链”

本文字数:933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施坚轩

本报讯  9月26日下午,“网络金融犯罪治理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作为首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外滩大会”的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主办。论坛指出,网络犯罪正逐渐形成以盈利为目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黑灰色产业链,2017至2019年,上海检方共批捕包括网络金融犯罪在内的网络刑事案件1998件4491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金融法院及部分省市司法机关相关负责人等出席论坛。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研讨。

论坛披露,2017年至2019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包括网络金融犯罪在内的网络刑事案件2351件5402人,批准逮捕1998件4491人;受理审查起诉2365件5049人,提起公诉2080件4343人。

论坛指出,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的犯罪模式以团伙作案居多,且组织内部分工明确、架构清晰、衔接紧密;犯罪手段智能化,借助计算机技术,隐匿网络行踪,实现“无痕化”犯罪;通过网络技术远程操控、非接触式犯罪,呈现跨平台、跨时空和跨区域特征;逐渐形成以盈利为目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黑灰色产业链,产业化、链条化特征日渐显现;从原有金融领域发展到公民私益领域和涉及社会稳定、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

随着网络借贷专项治理工作成效逐渐显现,非法集资类新发案件已呈下降趋势,但出现了假借金融创新实施网络犯罪、搭建网络平台非法经营金融业务以及通过第四方支付实施犯罪等情况,犯罪形式更趋多样化、复杂化和隐蔽性。

上海检方表示,本市检察机关结合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新型智慧城市创建特色和上海检察工作实际,以惩治互联网金融犯罪、提升网络数据治理能力、促进人工智能规范发展为重点,成立了上海金融检察研究中心及上海智联检察研究中心,组建了银行保险及证券期货金融检察、智联检察办案团队,不断探索检察机关规制网络金融犯罪的有效路径和制度。

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现代科技与金融犯罪治理”“网络金融数据的法律保护”“网络金融犯罪的刑事规制”三个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网络犯罪形成“黑色产业链” 2020-09-28 2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