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本文字数:26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一步明确假冒注册商标罪“相同商标”、侵犯著作权罪“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商业秘密罪“不正当手段”等的具体认定,明确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罚适用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握等问题。

这一《解释》的出台,体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强,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打击日益精准。

而有了法律撑腰,知识产权的权利价值才能更加得到体现。陈宏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2020-09-28 2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