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周末看点

贷款为“前特种兵男友”治病,到头来是骗局一场

本文字数:1427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金玮菁

小敏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孩,为了给“前特种兵男友”治病,她借遍亲朋好友,上网办理各种贷款,帮男友付了70余万元后,才发现原来是场骗局。日前,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对涉嫌诈骗的“前特种兵男友”提起公诉。

2016年初,小敏在网上认识了大鹏,经过一段时间的聊天,两人发展成为情侣,并同居了。大鹏告诉小敏,他在青岛拥有一家公司,同时也是上海一家公司的合伙人之一,有独立的一条生产线。大鹏还自称曾在特种兵部队当兵,由于执行抓捕毒贩任务时心膜受伤,所以只能退役回家养伤。

不久,大鹏告诉小敏,由于他的生产线涉及严重污染,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了。2017年,大鹏又称自己旧伤复发,去新加坡治病,医生告诉他需要做心膜移植手术。接着,一个自称“老王”的人开始联系小敏,把大鹏的病情告诉她,还让小敏筹钱帮大鹏治病。后来,老王又以大鹏病情恶化、交不了钱不能做手术为由,催促小敏筹钱,还怂恿小敏申请借款。

2017年12月开始,一位叫Kelly的人联系小敏,她说大鹏已经转到美国纽约进行治疗,她是负责照顾大鹏的护士。当时Kelly是通过大鹏的手机微信,用英文和小敏沟通大鹏的病情。

小敏回忆,大鹏后来回国了,Kelly继续通过邮件告知大鹏体内检测器显示的身体情况。之后,大鹏又发生多次需要手术、护理的情况,而所产生的费用都要小敏帮忙承担。每次大鹏都告诉小敏,整个医疗费用要几十万元,他们已经支付了大部分,只剩下几万元的缺口,时间紧迫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求小敏帮忙。

小敏只是一个毕业入职不到2年的小职员,没有那么多积蓄帮大鹏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但为了男友,小敏还是通过借呗、微粒贷、京东白条申请借款额度,每次借款都是一次性最大额度,而还款期限,小敏只能选择最长时间的分期还款方式。

到2019年,大鹏的病情依旧反复出现问题,需要手术才能改善。小敏为了帮大鹏治病,向家人和朋友借了很多钱,还通过多个网贷平台申请贷款,甚至从信用卡中套现。小敏每月工资不到7000元,除去房租,剩下的钱几乎都用于每月还款。几年里,小敏陆续通过银行及支付宝转账给了大鹏共计70余万元。

2019年12月中旬,小敏询问大鹏,公司银行账户何时才能解冻,何时才能周转资金把她的网贷和借款还清时,大鹏却非常愤怒和暴躁,甚至直接将小敏的手机摔坏。大鹏的异常表现让小敏开始产生怀疑。今年1月,小敏询问大鹏相关治疗情况,但大鹏无法提供病例,发给小敏的照片也是一些在网上可以找到的图片,根本无法证实他曾到国外医院治疗。小敏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大鹏到案后拒不供认犯罪事实,他表示自己没有当过兵,也不是公司合伙人。自己是去过国外治疗,但没有做过心脏手术。大鹏称自己和小敏是情侣关系,小敏给他的钱大多用于还网贷和日常开销,属于共同开销,而且小敏是自愿转账的。他也不清楚其他人和小敏聊天的情况。而在资金方面,大鹏表示自己转回给小敏2.8万多元,但又拿不出相关的证据。

检察官从资金去向、大鹏的收入情况、相关聊天记录等进行审查,认为大鹏的辩解不能成立。大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日前,宝山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大鹏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在交友过程中,不仅要听其言、观其行,更要察其心。无论对方将自己包装得如何高大上,一旦涉及金钱往来,都要擦亮眼睛识破圈套,提高警惕,提防跌入陷阱。(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 贷款为“前特种兵男友”治病,到头来是骗局一场 2020-10-16 2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