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政法报》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节里,身在河南且患绝症的女孩孙佳(化名)也迎来了重获新生的机会。
9月7日上午,唯一能够给她移植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的哥哥——来自天津的服刑人员孙浩(化名)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下一步手术移植做好了准备。这场移植手术可谓来之不易。
经历了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的批准,熬过了疫情初期的等待,在两地监狱系统的配合协调下,最终促成了孙浩的河南之行……
服刑人员家属“求救”
去年8月的一天,长泰监狱组织每月例行会见。会见大厅里,两名服刑人员家属找到了监狱警察。
“俺闺女,也就是孙浩的亲妹妹,刚刚确诊患上了严重的血液病,正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需要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有活着的机会,孙浩的匹配移植成功率最高,这是唯一能救她的机会。请你们帮帮俺,也帮帮孩子……”
31岁的河南籍服刑人员孙浩,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目前在天津市长泰监狱服刑。孙浩和妹妹孙佳感情很好,去年6月,妹妹还来津看望过孙浩,然而,回去后不久,孙佳便被确诊患病。
监狱警察迅速将该情况上报,此事受到市监狱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长泰监狱赴河南省对孙佳的病情及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迅速制定工作计划并开展综合评估。
“生命至上,我们应该发扬人道主义大爱,尽一切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也促使服刑人员更加安心地接受改造。”市监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跨省押解服刑人员的审批权限在司法部,市监狱局立即向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呈报了请示,并很快得到批复。
经多方共同努力,河南省肿瘤医院派医生来津,到长泰监狱对孙浩抽血配型,报告显示配型成功。根据配型情况及移植手术预约程序,该院拟于今年4月为孙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计划“一波三折”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推进,孙浩对妹妹的病情也有了更多了解。在得知妹妹患的是严重血液病后,孙浩情绪一度崩溃。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为了减轻孙浩的心理压力,长泰监狱三监区管教监区长徐继川时常找他聊天,进行心理疏导,并将从医院获知的孙佳的最新情况告诉孙浩。
“只要能救妹妹,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在监狱警察的帮助和鼓励下,孙浩重新振作、加强锻炼,为移植手术做着充分准备。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移植手术被迫暂缓。孙浩的情绪再次陷入低谷,他时常一个人发呆,话也少了很多。
为此,监狱方面加强对孙浩的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在日常生活上给予充分的关怀与帮助,鼓励他保持良好心态,既要对疫情防控形势有信心,也要对妹妹有信心。
进入5月,孙佳的病情却突然恶化,生命危在旦夕。长泰监狱再次启动跨省押解程序。在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的统筹协调和市监狱局的积极努力下,计划由长泰监狱出警成立押解行动组,由河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临时负责孙浩在豫期间的收押监管工作。
就在万事俱备之时,孙佳各项生理指标进一步恶化。根据河南省肿瘤医院的诊疗意见,已不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行动再次被迫中断。
直到8月27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向长泰监狱发函表示,孙佳经过调养,生理指标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建议立即进行移植手术。市监狱局迅速请示司法部监狱管理局,转天就收到了批复。酝酿了8个月之久的计划在反复受阻后,终于启动。
“千里驰援”兄妹视频相见
8月30日凌晨5时,天色微亮。随着长泰监狱大门缓缓打开,载着服刑人员孙浩的押解车缓缓驶出。
经过8个多小时的车程,孙浩顺利抵达目的地——河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次日上午,在监狱警察的陪同下,孙浩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抽血检测。至此,他的妹妹孙佳已在隔壁病房里等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担心、焦虑、激动、感恩,根本平静不下来,担心妹妹,又思念爸妈和家人。”孙浩对身边的监狱警察道出了当时的心情。与此同时,另一间病房里,得知哥哥真的来了,虚弱的孙佳激动得哭了起来。
“按照外出押解的有关规定,服刑人员不能与家属进行接触,但从人道角度,我们通过手机视频电话的方式,让兄妹俩进行了一次短暂的通话。”为了平复兄妹俩的心情,顺利完成手术,监狱警察为兄妹俩安排了一次特殊的“会面”。
短暂的“会面”让兄妹俩压抑许久的情绪得到释放。
经过几天的术前准备,9月7日上午,孙浩在监狱警察的押解下走进血细胞分离室。孙浩平躺在采集床上,医生熟练地为其插好针管仪器,开始抽血,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持续了4个多小时。
在此期间,监狱警察始终陪伴在孙浩身边照顾他,并保持与后方领导的联系。结束采集后,孙浩除了正常的轻微头晕外,没有其他不适反应。接下来,采集到的干细胞悬液经处理后输入孙佳体内,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一年了,今天终于放下心里的重担。”走出采集室前,孙浩请监狱警察代为转告孙佳,衷心祝愿她早日康复,希望下次会见她能带着笑容出现在自己面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