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通讯员 倪文琦
“这里几乎每栋楼都有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况,还有些人把电动车直接停在公寓楼里面,废旧冰箱、洗衣机、纸箱、婴儿车也都扔在楼道里,简直就是杂物间。”六十多岁的李奶奶在徐汇区某公寓住了三十多年,当她见到来排查消防隐患的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时,忍不住大吐苦水。
这一次的检查源于今年4月的一起事故,一住户由于违规在室内给电动车充电,引起了火灾。电动车安全充电、高层楼宇通道内的消防安全等问题影响着社会公共利益,徐汇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对此高度重视,于是决定对辖区内两个街道的住宅物业建筑公共区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结果发现问题不少……
居民楼里的烦心事,检察机关来帮忙
经过调查,检察官们发现,由于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欠缺等原因,在不少高层公寓内,充电电线横贯数层,电动车、自行车以及各类杂物占堵消防安全通道,堵塞了消防栓、消防箱等消防设施,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更给公共安全消防添了堵。
“类似的情况周围很多社区都存在,公共楼道、消防安全通道里堆放杂物,一直是社区治理中的痛点和难点,为此我们街道办和居委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居委工作人员告诉检察官。
居民楼长期出现的问题充分反映了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管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相关行政机关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
为了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消防安全,徐汇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充分研判、论证、磋商,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随案移送了办案人员现场拍摄的各小区飞线充电和占堵消防安全通道的照片和视频。
多方共治,“回头看”公益诉讼见实效
相关行政机关收到诉前检察建议后很重视,及时与检察机关沟通和磋商,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商讨解决方案,并由行政机关出面约谈物业、居委、业委会等,指导、协调、帮助开展公寓楼道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同时,针对楼道堆物以及电动车飞线充电等隐患整改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召开现场会,逐层逐一查看隐患、分析原因、明确分级分类整改方案,逐户发放楼道整改通知书,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就电动车无处停放等现实难点问题,先疏导再规范,增设电动车集中停放点,购买16格充电柜,实现源头治理。
如今,楼道堆物、电动车飞线充电等情况基本在李奶奶居住的公寓消失了。
今年6月2日,徐汇区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共同开展“回头看”工作,落实公寓所涉问题的整改情况,发现涉案小区高层楼道、楼梯间、消防安全通道都已清理干净,消防安全隐患得以消除,社会公益得到有效保护。
“在检察院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的整治工作卓有成效,因人施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更加有底气了,多方共治使整治工作注入了柔性的温度。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让居民更加安心、放心、舒心,居民也习惯把电动车停在车棚里了。”居委会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道。
楼道畅通了、明朗了,公寓楼里还多了穿着物业统一工作服的巡查人员,定点定时巡查、报告,清除楼道堆物和消除电动车进楼入户工作进入了常态化管理。
据了解,下一步,针对区域内楼道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徐汇区检察院将对电动车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监管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重点关注电动车蓄电池违规改装以及外卖人员使用电动车情况,力争将该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做深、做实、做精。
正义说法>>>
如果说高空坠物是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那么楼道堆物等问题无疑是现代城市社区的消防安全之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楼梯通道,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个别业主私自将楼梯通道用于自己堆放杂物明显是化共有为私有,也是对其他业主共有权的侵害。一旦发生火灾,任何阻碍居民逃生的障碍物都可能造成人民群众和财产的损失。如何消除顽疾,打通楼道生命通道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课题。
今年7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正式实施。《决定》扩大了上海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范围,可以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探索城市公共安全、金融秩序、知识产权、个人信息安全、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为上海检察公益诉讼进一步助力国际大都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徐汇区检察院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公共安全,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自觉融入、服务和保障大局。在本案办理过程中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线索预判,主动出击,适时介入,在多方群策群力的基础上用法治思维和公益诉讼之手段警示教育,努力夯实城市公共安全,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