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陈颖婷
“2016年至今,共享经济连续五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它一方面显示着国家对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其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前,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享经济规范与发展论坛”发布了《2020共享经济标准化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标准化将为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中国共享经济领域,已有1项国家标准立项,现行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81项。
此前,针对蓬勃发展下的共享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司法机关通过办案,已与共享企业梳理出“标准化、信用化,法治化”等发展建议。通过本届进博会平行论坛的举办,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共享经济将进一步提升高水平标准供给能力,同时有望应用更广义的征信概念,作为独立要素参与共享经济的资源配置。
法治引领
涉“共享“案件背后,司法看到了什么?
“新手”、“本本族”拿共享汽车练手;小伙开共享车一周被扣上百分;用户酒后开共享车肇事案发数持续上升……自从分时租赁汽车这一共享经济业态出现后,任何人手持一张驾照,花一分钟时间,就能注册为会员;之后每次用车,无论他喝过酒、“磕过药”或是想从事什么不法行径,只需花几秒钟,都能扫码开车。
此前,这一共享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已得到上海市检察机关的高度关注,开启了针对该行业的治理。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就曾面向以共享汽车租赁为主的新兴行业企业家,共商涉驾驶人员违法犯罪方面人防、物防、技防及制度完善的建议。检方以风控白皮书形式,提出多项建议措施,包括行业应与公安机关建立承租人信用信息联网审核系统,主导承租人信用评价系统建设,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实现行业共享,以及期待新的行业标准诞生。
来自上海市交通委的消息则表明,上海正支持政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以便共享汽车企业对有不良记录的用户实施预警防范。
此前,上海检方也通过办案、走访调研得出结论:在代驾行业的规模乘着互联网共享经济东风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伴生了行业准入门槛降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监管力度不严等问题。为此,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就曾前往相关代驾企业,以公开宣告的方式,向上述案件中涉及的代驾公司送达了检察建议,包括“严格把关入职门槛,提升行业标准”“明确服务标准”以及“加强服务培训”等内容。
市场声音
未来共享红利取决于标准化
在存量时代,房屋租赁是最基本的共享经济形态之一,也存在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李文杰看来,“传统居住服务”存在诸多痛点,如虚假房源泛滥、经纪人流失率高或不专业等问题。他说:“新居住服务,应具备真房源、真还原、数字工具降低经纪人能力方差等优势。不仅如此,还可探索以行业标准化体系为串联,构建汇集中介经纪人、家装公司、开发商、物业商、社区服务提供商的新居住服务生态。”
今年的疫情让共享住宿行业遭遇冰点。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美团民宿却表示自己是标准化经营的受益者。“用户对民宿的要求、对平台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房东们必须拿出更高的运营与服务水准。”据该公司副总裁冯威赫披露,今年疫情期间,正是因为平台做好了安全卫生保障,推进民宿运营、服务和管理的全面标准化体系建设,致使“安心住”活动房源订单量,参与度比之前还增长了118%,用户转化率是其他房源的2倍。
在冯威赫看来,民宿行业原本也是一个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非标住宿行业,“因为行业准入门槛低,小房东们纷纷以兼职形态加入,非常不专业,在各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他认为,未来的红利争夺和盈利效率,都将取决于房东的运营专业能力。因此平台已提出了相应的房东专业指数,并开设了房东学院为加盟房东提供标准化培训。
冯威赫还表示,公司将在治安、消防、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利用平台力量,推动标准引领,帮助政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共同推进科学的社会治理。“目前我们已与公安机关推行民宿安心码,满足监管需求,并发挥大数据能力,跟食药监部门合作。未来我们还将把新开发的天眼产品,扩展应用到民宿行业。”
标准先行
现行标准达81项
“2016年至今,共享经济连续五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它一方面显示着国家对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其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博会期间,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共享经济规范与发展论坛”上,发布了《2020共享经济标准化发展报告》。针对行业现状,报告作出了上述描述。同时报告认为,“标准化将为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报告披露,目前中国共享经济领域已有1项国标立项,即《共享经济指导原则与基础框架》,这将是共享经济标准化工作带有基础性、方向性的标准。此外,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一共制定实施有81项标准,“显示出共享经济标准化在中国已经开始蓬勃发展。”
“这是国内共享经济领域第一次以标准化专题报告形式发布,在国际上也是首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雷强调。
记者注意到,报告指出,我国各地地方标准,突出了各地特色的质量提升。例如上海市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要求,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的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还有徐汇区食品药品安全协会发布的外卖食品包装件系列标准等。报告总结,民宿、网约车、外卖配送、共享单车这4个共享经济场景出现最多。服务规范、管理规范、运营规范、评价分类体系、质量要求、卫生要求、软硬件等则是标准制定的重点。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薛小荣提出,大数据时代,一些数据、基础设施也有必要在围绕具体社会问题的治理中,打通共享渠道。
征信将至
信用建设应是共享基础
“共享不是买卖,不是所有,更不是赠予,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共享,归根到底共享是要归还的。所以,从信用角度来说,共享就是典型的信用问题。”在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信用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吴晶妹提出了她对规范共享经济发展的思考。
外卖行业、网约车出行领域抢占市场的比拼,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管理无序,甚至出现公司“跑路”的情况……在吴晶妹看来,这些都可归结为共享经济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发展共享经济应当以广义信用为基础。现在中国正在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很多行业和领域都涉及信用建设问题。如果说信用是广义的,涉及到各行各业,那各行各业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都有责任、有能力去制定它的标准。”吴晶妹说。
吴晶妹建议,加强广义信用宣传,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共识。“信用不再作为‘货币的影子’,已经作为独立的要素,参与资源配置,信用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可以量化、标准化、政策化以及法制化。信用是获得信任的资本,这可以是共享经济标准化的一个理论基础。”
此外吴晶妹指出,发展共享经济需要建立广义的征信体系。“现有的征信体系主要为金融借贷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她还建议,发展共享经济需要发展现代信用服务业,包括信用科技、信用管理服务、信用顾问、信用咨询、征信、评级与评价等。
监管动向
严打垄断 建多元共治格局
“严厉打击行业垄断”“完善标准化体系”“多元共治倒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韩毅在论坛上的发言,揭示了我国规范共享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韩毅指出:“共享经济在服务水平、个人信息安全、公平竞争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他披露,接下来要优化市场环境,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严厉打击行业垄断行为,引导更多行业、更多企业参与到共享经济活动中来,并向全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激发共享经济市场活力。
韩毅还表示,要坚持质量引领共享经济,要发挥好全国共享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牵头组织作用,建立并完善共享经济标准化体系,加快推出一批发展急需的关键标准,提升高水平标准供给能力。
针对监管方面,韩毅表示,要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治理风险源头,合理界定业态领域归属,制定差异化治理策略;加强一体化监管,积极应对线上线下快速融合发展带来的挑战;加强综合监管,解决市场违法行为多样性、隐蔽性日益凸显的问题;加强智慧监管,破解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手段滞后的难题;加强多元共治,发挥各方面力量,形成共治格局特别是利用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逐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遵守、人人共享,倒逼共享经济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