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法治随笔

锦旗的背后

本文字数:868

  □刘天翔

窗明几净的诉讼服务中心,我又见到了她。朴素的装扮,和蔼的面容,深陷的皱纹里依然镌刻着岁月的痕迹,那双曾在法庭上充满无助的眼睛里,似乎填满了希望的光亮。她体态虚弱,身形瘦小,手中紧握一面锦旗,沉甸甸的,显得格外有分量。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妇人曾是上海某地的居民,弄堂深处墙面斑驳的老房子就是她居住大半辈子的家。光线阴暗,环境潮湿,砖墙之间见证邻里百态,窗檐之上刻画风雨过往,可这拥挤的生活空间里却也填满过老妇人一家的欢声笑语。

后来,这处老房子所在区域被列入房屋征收范围,补偿方案牵涉众多居民的安置利益。老妇人生活困难却又安土重迁,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她与征收实施单位迟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一纸诉状成为解决争议最有力的武器。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拿到这份案件卷宗时的情景,厚厚的材料中夹杂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如同一份引人入胜的剧本,渗透着法理与情理、规则与原则、论证与辩驳。

主审法官反复研究基地征收补偿方案中的每处细节,认真审查案件基本事实,多次召集各方进行案外协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阐述相关法律后果,有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积极促成各方当事人就补偿安置事宜进行对接。主审法官深度考虑当事人的实质诉求,在基地征收方案范围内最大限度保障其合法权益,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实现司法裁判结果的定分止争。

老妇人呈递给主审法官的锦旗上赫然写着“公正廉洁,勤政为民”几个烫金的大字,那是她所涉争议得到实质性解决后最动情的表达,更是一位古稀老者直观感知司法温度后最深切的诉说。我和主审法官从老妇人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锦旗,她颤颤巍巍却也紧紧实实地握住法官的手,再次表达谢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法庭上我见过很多像老妇人一样的当事人,他们遵守律法规章,坚定正义信仰,他们呵护自己的小家,也捍卫崇高的国法。一面锦旗,是他们对法律温暖的感知;一面锦旗,也是他们对公平美好的期许。锦旗的背后,是伏案躬耕抽丝剥茧时智慧的闪光;锦旗的背后,也是勤于耕耘勇于探索中不变的坚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8 锦旗的背后 2020-11-09 2 2020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