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寻觅无人驾驶的安全感

本文字数:695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无人驾驶的来临,或将比我们想象得更快,也更可靠。”在本届进博会采访临近尾声时,我内心深处呈现出这个答案。

几天前,当我第一次震撼于4.2汽车馆中一项无人驾驶科技时,我将照片通过QQ分享给一个群的朋友们。但或许他们只看了静态图像,依然问我,“这可靠吗?”  “万一出事了,法律责任谁来担负呢?”总之,他们对无人驾驶还处于疑虑阶段。

但当我在上述展台,凝视无人驾驶系统运行画面几分钟后,我对这项科技有了更直观的概念。

与屏幕右侧的行车记录仪画面相比,左侧画面呈现出一个纯粹的数据化世界——建筑和机动车,被解构为绿色柱状图,摩托和非机动车则是黄色柱状图,行人是红色柱状图。我试图找出二者差异,但无论是空旷路段,还是集市闹事,无论路况平和,还是有违规外卖小哥骑着电瓶车如炮弹般横冲直撞,那“数据世界”总能与真实一一对应上,并由车辆搭载的360度探测体系作出及时处理。

“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广角摄像头、长距摄像头……许多过往更多在军事新闻看到的科技,则是这套探测体系的组成部分。

而我也逐渐由一名“找茬者”,渐渐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出现一种意识被提纯到数字世界中的幻觉。而当这感觉出现时,即是我对无人驾驶的信心海量增长之时。

“当无人驾驶系统总能比人脑作出更快反应时,无人驾驶科技就是更可靠的。”在另一个展台,一位技术人员的描述也不再显得苍白。

在展会的最后一天,我还将采访一项“无人驾驶安全性准则和安全性评估流程的标准”,据称将对建立无人驾驶相关标准体系有所帮助。

我在第三届进博会寻觅着无人驾驶的安全感,也确实找到了一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A03 寻觅无人驾驶的安全感 2020-11-10 2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