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专版

从年终“讨薪”到机制“护薪”

本文字数:3278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昶、金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朱喜林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揭牌

举行“加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四方联动工作推进会

区总工会驻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近日成功化解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

  2020年11月3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简称“金山法院”)联合区总工会、区人保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召开了“加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四方联动工作推进会,联合开展“护薪”行动,发挥司法、工会等部门的联动作用,变“讨薪”为常态化“护薪”机制。

从年终“讨薪”到机制“护薪”,金山法院成为了农民工身后的“护薪卫士”。

源头“护薪”,做好“防火队员”

近日,一男性农民工急冲冲地来到朱泾镇南圩社区法律诊所。“老板拖欠工资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支付,想打官司,但不知道怎么打,听邻居说社区里有个‘法律诊所’,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看看。”最终,在法律诊所坐堂的法官和社区干部一起将该企业老板叫到诊所进行调解。

这家南圩社区法律诊所是金山法院和朱泾镇南圩社区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法律诊所,地处朱泾镇的金山法院朱泾法庭定期前去“坐诊”和“出诊”,和社区干部一起处理包括“讨薪”在内的五花八门“烦心事”。

在诊所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和解,老板向民工及时支付了工资款。“法官就在身边,不仅让我感到方便、快捷,而且还是免费服务,省钱又省心。”这位农民工临走激动地说。

金山法院发现农民工欠薪问题越早治理越有效果。于是,近年来金山法院联合区总工会、区人保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等部门将农民工的“护薪”工作关口前移,因地制宜地从源头抓起,当好农民工“护薪人”。

区司法局副局长裴雄卿表示,区司法局近年来选派人民调解员加强法律援助,接待劳动争议咨询和受理,调处区法院、区仲裁院委派委托的劳动争议案件,实现劳动争议纠纷调处应援尽援,合力撑起农民工法律维权“保护伞”

区总工会副主席曹冠表示,工会以“四方联动”为工作路径,落实“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做好法律援助“零门槛”服务,打好“法援、法宣、监督”三张牌,切实发挥工会在劳动关系领域的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区人社局副局长孙宣表示,法院通过与区总工会合作,把工会调解引入劳动争议审理第一线,方便老百姓随时找得到调解老娘舅,尽可能以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这是实实在在落实调解贯穿办案始终的工作理念,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金山法院院长鲍慧民表示,金山法院积极参与“欠薪”问题源头治理,加强“欠薪”纠纷预防。借助法院“八公里”诉调对接调解圈、基层调解组织,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律师等力量,实现调解员组成的多层次化,加强对问题突出企业的监管,推动“被动化解”转向“主动预防”,从源头减少群体性欠薪纠纷的产生。法院还加大了普法宣传力度,狠抓源头“护薪”。法院充分运用微信、微博、以案论法、送法进企业等舆论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各类典型案例,引导职工依法维权,引导企业注重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建设,规范企业依法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与其年终当‘灭火员’,还不如前移关口做好‘防火员’,法院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欠薪防范工作,将‘灭火式’的集中‘讨薪’化为制度性的常态‘护薪’。”鲍慧民院长说。

联动“护薪”,铺设讨薪“快车道”

在金山法院的立案窗口,经常有满头汗水的民工进门向工作人员求助,“好久没有拿到工资,向老板催讨,老板一直拖着不给,怎么办?”。

为确保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时高效处理,金山法院开通“护薪”绿色通道,完善诉前调解机制,维护农民工诉讼权利。近年来,金山法院先后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引进民革法律志愿者提供咨询志愿服务。将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服务志愿者引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由总工会派驻的律师每周两次为金山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2020年5月,为优化整合司法资源,金山区人民法院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由朱泾人民法庭集中受理。近日,金山法院与区总工会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总工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试点开展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通知》精神,联合在朱泾法庭建立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真正实现劳动关系矛盾化解的程序无缝对接、资源有效整合、信息全面共享。

金山法院朱泾法庭庭长褚红梅表示,法院和总工会联合建立了“护薪”行动专业调解团队,抽调了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的调解员,专门负责农民工讨薪案件调解工作,法院派出了专业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法官指导工作室调解工作。

据了解,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近日成功化解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

段某某自2017年9月起进入某网络科技公司工作,2020年7月16日离职。2020年7月22日,段某某因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等问题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后,段某某不服裁决,向金山法院提起诉讼。

褚红梅庭长告诉记者,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因劳资矛盾大、纠纷处理专业性强、受政策法规调整多等因素导致调解成功率相当低。为更好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法院充分发挥了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职能作用。法院将该案交给了区总工会驻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

在区总工会派遣的调解员耐心调解下,职工段某某与某网络科技公司握手言和,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当场履行了应支付的工资款。

记者发现,金山法院“护薪”行动中,金山法院建立了“法院+”多方联动多元化解诉调对接工作模式。

金山法院副院长宫爱萍表示,法院全方位建立了一站式多元解决纠纷机制,在朱泾法庭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建立了“护薪”行动专业调解团队,进一步加强了与区人社局、街镇司法调解室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同时,打造“社区法官工作室”,推广下沉式调解,完善诉前调解机制,为农民工“讨薪”铺设了“快车道”,推动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机制“护薪”,当好“法律卫士”

近年来,金山法院积极探索欠薪预警机制、处置机制,联合区总工会、区人保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等部门建起一套从源头防范到后续监管、诉讼的欠薪联动处置机制,为广大劳动者撑起一把“保护伞”。

据了解,欠薪联动处置机制由金山法院、区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司法局在2005年共同建立,以保障农民工的利益,通过“发现、处理、兑现”的一站式机制,从源头上化解欠薪矛盾,一旦发生企业老板逃匿等情况,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各部门就派人提前介入,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据悉,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金山法院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审判执行过程中开辟绿色通道,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健全执行威慑机制建设,将“老赖”名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向社会公布;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决的被执行人采取罚款、司法拘留,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每年年末,金山法院都会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审判执行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了十多年。而此次“护薪”行动是金山法院2020年的重点工作项目,在疫情特殊背景下,法院更有效地推进“护薪”行动,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最大程度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

金山区政法委书记沈金龙表示,金山法院积极探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加强与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了多方联动诉调对接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工会、法院、人社和司法部门在劳动关系工作中的各自优势,推动“被动化解”转向“主动预防”,促进源头治理,推动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值得肯定和鼓励。

沈金龙书记表示,今年的“护薪”行动开展十分及时,也很有必要,对于“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劳动争议纠纷有效化解、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区域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金山法院院长鲍慧民表示,今后,金山法院将进一步聚焦责任,增强做好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工作的主动性;聚焦合力,有效推动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工作的顺利开展;聚焦问题,不断完善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的工作机制;聚焦保障,为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提供有力的支持。

“春节越来越近,每个人都期望回家过个好年,农民工兄弟辛苦一年,为的就是让妻儿父母过个好年。我们要做好‘护薪卫士’,不能让他们既流汗又流泪。”鲍慧民说。

(徐永其法官法宣工作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专版 B07 从年终“讨薪”到机制“护薪” 2020-11-11 2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