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骗子精准诈骗,冒充名医卖“特效药”

本文字数:720

  □见习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王晓丹

本报讯  登报刊登广告,4次筛选对象,进行“精准行骗”。近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冒充名医卖“特效药”的案件,被告人吕某某、李某某均被依法提起公诉。

2017年,一家名为康泽堂的公司在“某老年报”上刊登一则广告,称与“中国保健协会”等机构合作,要举办慈善科普公益活动,针对人群为65周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

据被告人吕某某、李某某供述,在诈骗成功前,他们要进行4次筛选。老人们通过广告来电,李某某便会在电话中大致询问老人的具体情况,例如是否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是否是离退休人员,是否有子女陪伴等。待老人初次来公司,李某某会让老人填写详细信息。吕某某则出面和老人谈话并赠与其礼物。之后,根据老人填写的信息进行筛选出重点客户,通知他们再次来公司。当他们第三次来到公司参加“名医”讲座时,吕某某、李某某会在现场鼓掌烘托气氛,同时也会时刻观察老人们的神情举动,不认真听讲的就会被“淘汰”。层层筛选,最终选出诈骗对象。

讲座之后,重点客户会被单独叫进一个小房间,“名医”会介绍一款名为“特瑙芯安”的“药物”,宣称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因“李嘉诚基金会每盒援助1000元”,所以每盒只卖987元。

被告人吕某某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担任该门店负责人期间,受害人数多达16人,涉案金额30余万元。检察官认为,被告人吕某某、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经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被告人吕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元;被告人李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 骗子精准诈骗,冒充名医卖“特效药” 2020-11-20 2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