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电动自行车便宜且易操作,但许多人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罔顾安全,改装电池,最终酿成惨剧。记者获悉,仅今年,上海市就已发生400余起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造成20人死亡,17人受伤,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今年5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区范围内展开排查,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
“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专项活动中,要追溯电瓶车充电引发火灾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消隐患,防微杜渐。”嘉定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表示。
嘉定区检察院通过走访区消防援救支队发现,绝大多数的电动自行车自燃火灾都是由于将原厂电池私自更换为大功率电池引起的。改装后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增加了,行驶速度提升了,但是危害也随之来临了:一方面,改装电池缺乏过热过载保护,容易发热起火;另一方面,擅自改装让改装后的电动车远超限速标准,成为“马路杀手”,危及公共交通安全。
一起火灾事故案件中,涉案车主自认其在销售门店购买电动自行车时改装了电池。“销售门店”“电池改装”,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嘉定区检察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在查处涉案销售门店的基础上,完善辖区内监管机制,将违法改装原厂配件、私自更换大功率电池等行为纳入日常监管事项。该职能部门收悉后,高度重视,立即对涉案门店进行了查处,并对本区内190家销售、维修电动自行车门店展开检查。
目前,嘉定区检察院通过督促职能部门对改装电池行为加强监管,携手行政部门共同推动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消除火灾事故隐患,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