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四川:提高法援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

本文字数:935

  据《法治日报》报道,成都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引发大量诉讼,导致公司财产被查封、账户被冻结。去年8月开始,该公司开始拖欠工资500余万元。去年11月,该公司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停产停业。工人们近3个月的工资没有着落,无奈走上讨薪之路。

成都市新津县法律援助中心知悉情况后,立即组织律师赶赴现场,面对面为员工宣讲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解答工人疑问,经过引导,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工人陆续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服务宗旨,开通“绿色通道”,为工人们分批、有序办理申请手续。

从申请、审核到立案、指派律师,法律援助中心用时半个月,在春节前完成了504份立案手续。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将公司作为被申请人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对于存在社保交叉购买情况的员工工龄连续计算,支付相应经济补偿金。仲裁委支持了受援人的仲裁请求,裁决该公司支付504名受援人工资、经济补偿金、工伤赔偿金等共计2000余万元。

但职工仍未拿到欠薪。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向公安机关申请依法约谈公司法定代表人,后经公司多方筹资,在春节前支付了70%的工资。此后,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又帮助受援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剩余金额。

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晓林对记者说,“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开展过程中,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和省律师协会组织志愿律师团队,以建设工程领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行业为重点,深入建筑工地、项目现场、产业园区、企业一线和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159万人次,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3万余次,跟进解决纠纷3149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扩大民事法律援助范围,为中小企业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以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增强群众获得感为重点,注重落实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积极参与帮贫扶困、全力服务农民工、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等24项具体举措,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满意率。”王晓林说。(董凡超  马利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四川:提高法援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 2020-12-21 2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