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曾助警方破获案件 听信朋友尝试“神药”成瘾

“好人爸爸”能否重新出发

本文字数:2751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胡洁

家住本市青浦的小健是一个高二男生,在繁忙的课业外,他还有很多梦想。比如,他曾想当警察,因为爸爸大伟在他很小的时候见义勇为,受到了嘉奖和亲友们的褒扬,让小健十分自豪继而有了长大当警察的想法。但是,现在小健的这个想法却可能难以实现了,他对未来也很迷茫。

小健的妈妈知道儿子的心结,但也无能为力。爸爸大伟是儿子最喜欢也是最怨怼的人,因为他给小健留下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童年和一个满是伤痛的少年时期,还有一个未知的未来……

爸爸是帮警察抓坏人的好人

大伟原来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勤劳踏实,身体强壮有力,不怕吃苦的他通过努力赚了些小钱。别看大伟人高马大的,其实他是个十分内向的人,朋友不多话也不多,休息的时候他就喜欢待在家里,因为家里有他最爱的妻子和儿子。没有抽烟喝酒搓麻将等嗜好的大伟,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驮着儿子逛大街,儿子指哪他们就去哪儿,每每回家,妻子总会被儿子手里的大包小包气得哭笑不得,只怪大伟太宠孩子了。

多年前的那一天,原本早应该回家的大伟迟迟没有回去,妻子接到他的电话,只说了有点事晚点回去。妻子对大伟一向放心,但没有料想到他竟然做了一件“大事”。

那天出车后,大伟搭载了几个年轻人,下车的时候年轻人递过来一张50元的纸币,大伟做了多年的生意,钞票过手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他把纸币还给了年轻人。平时十分寡言的大伟,此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年轻人表现得有些紧张,但还是重新递过来一张纸币。大伟一眼瞥见年轻人包里似乎还有厚厚一叠纸币。这时,年轻人凶恶地瞪向大伟,又故意撇了一眼贴在副驾驶座前的行驶证件,好像在威胁大伟不要多管闲事。

大伟默不作声,接过钱来,在路边放下这几个年轻人,作势往前开走。但其实,大伟透过后视镜留意着他们的动向。看着年轻人走进路边的小区,大伟停下了车,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又电话联系车队队长报告情况,告知自己需要提前下班,等待警察的到来。

大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举动,竟帮助警方抓获一个贩运假币的团伙。

当时还年幼的小健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个人人夸的好人,大家说他不畏恶势力,身负正义感,帮助警察叔叔破了案。他抱着爸爸的脖子告诉他,自己长大了也想做个警察,和爸爸一起抓坏人。大伟抱着儿子笑得开心。

幸福的生活本应该这样继续下去,没人会想到,一场巨变正等待着这个家庭。

尝试朋友推荐的提神“神药”

随着市场变迁,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与便利,出租车行业渐渐没那么景气了,大伟就自己做起了运输工作。因为业务繁忙,大伟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作也越来越累。由于年纪的增大,高强度的工作让大伟觉得不堪重负,他不怕吃苦,但体力却逐渐不支。

强大竞争的压力之下,大伟病倒了,也因此错过了几个熟客的生意,收入骤减。为此十分苦恼的大伟在这时听到从前的朋友说有种“神药”可以帮助提精神,不会觉得那么辛苦。大伟半信半疑,但听朋友言之凿凿,他也上了心思。终于在朋友的劝说下,大伟尝试了传说中的“神药”——冰毒。

大伟担心“神药”对身体有副作用,第一次尝试时他不敢大剂量地用,但心里总对这东西有疑惑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受。没过几天,大伟心中隐隐的不安被证实了,那个介绍他尝试“神药”的朋友因为涉嫌毒品犯罪被捕。

大伟十分恐慌,他虽觉得这个所谓的“神药”来路不明,但未曾料想竟然真的是毒品。大伟知道吸毒的恶果,也知道自己这次真的深陷毒沼,他害怕自己无法面对家人,更加害怕未知的未来。

终于,大伟最担心的事出现了。没过多久,警察就出现在他的面前。大伟瞬间感觉天旋地转。当鉴定书放到大伟的面前,“吸毒成瘾”四个大字让他感觉血管冰冷。浑浑噩噩间,警察告知他,他的驾驶证被注销了,要参加并完成三年社区戒毒。大伟木讷地点了点头,尽管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社区戒毒,但他那时什么都不关心了,“开车是我赖以为生的技能,现在没有了驾驶证,以后工作该怎么办?”大伟的脑中一片空白。

懵懵懂懂中,大伟开始了三年的社区戒毒,他不关心自己在社区戒毒时要干什么,只是担心自己以后的工作生计,担心家人对他不再亲近,担心因为自己的“黑历史”会影响儿子的一生……内心的焦灼和恐慌让大伟彻底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整体哀声叹气地躲在家里不敢见人。

因对儿子内疚差点一蹶不振

儿子小健知道了爸爸的事以后变得沉默寡言,细心的班主任发现了小健的变化便联系家长去学校。这时的大伟才惊觉,儿子因为他的事受了这么大的创伤。

大伟痛苦万分,他觉得生活没有了希望与意义,继而拒绝社工的社区戒毒帮教工作,他觉得自己以后也不会再碰触毒品,没有必要进行“额外”地戒毒了。他不希望自己的事被别人知道,只愿余生好好和家人相守在一起。

社工知道了大伟的想法后,联系了大伟所属地区的社区民警老张。社工刚开口说起大伟,老张就记起了他,直叹息这么一个“好人”怎么也走了“弯路”。

老张约大伟到居委会谈谈,赴约后,大伟涨红了脸看着社工和民警不知怎么开口。没想到老张先提起了大伟以前帮助警察抓捕假币贩运的事迹。大伟耷拉着头不说话。社工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过去,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不能沉浸在过往,因为生活在继续,所以眼睛始终要往前看。

几番引导下,大伟说出了心中最大的困扰,就是他对儿子的影响。社工安慰他,“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没有什么困难会成为永远的绊脚石,也没有什么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如果一条路走不通,为什么不考虑换个办法、换条路?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

见大伟不再那么抗拒,社工又对他解释说明了社区戒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希望他能够走好自己的戒毒之路。

听了社工的话,大伟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戒毒,但他还是很担心影响儿子的前途。社工鼓励大伟试着和儿子多一些有效沟通,深入探讨一下彼此的想法。从那之后,大伟没有再拒绝社工的帮教。

不久前,大伟特意主动联系社工,他已经找机会和小健说了自己的经历和真实想法,向孩子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大伟坦诚的态度取得了小健的谅解。小健也告诉大伟,自己会好好读书,他还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让爸爸不要想太多,自己虽有遗憾但一定会有一个同样精彩的未来。因为他相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总会有回报。

与儿子的推心置腹让大伟放下了心结,他知道儿子长大了,能为自己的未来做主,而他这个爸爸也不能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顺利完成社区戒毒,重新出发,重新做个“好人”。

社工感慨,大伟因为对毒品认知的缺失导致自己深陷毒海,无意中也让家人受到了伤害。许多人可能都知晓毒品的危害性,但对于各式各样不同包装,各色名目的新型毒品仍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接受他人的赠与,不要轻易尝试各种功效的未知药物,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一起守护住明天。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 “好人爸爸”能否重新出发 2020-12-25 2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