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感慨万千。作为《法苑周刊》主笔,回首今年一期期周刊,四十多周的工作场景也如电影一帧一帧地在脑海中掠过——
我看到法院工作中的开拓与创新,我看到法学专家教授在这个领域的深耕,我还看到法律工作者对法律问题的深度剖析。他们每一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都令人尊敬,令人景仰,更令人叹服。
《法苑周刊》刊登这些文章,与有荣焉。
法院工作亮点
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多次见证中国重大社会变革和发展变迁。
长期以来,《法苑周刊》一直关注着上海法院工作的每一步足迹,努力记录着司法工作的点点滴滴,力求以媒体的角度观察和讲述上海法院开拓与创新的故事。
执行难是长期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一些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有效执行,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兑现,司法裁判的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
作为一家法治专业类报纸,对执行工作和执行法官的宣传一直是我们的重要内容。2009年本报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合作开设了“化解执行难,上海在行动”栏目,旨在反映上海各级法院在化解执行难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发生的故事。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基础上,2010年6月,经过反复酝酿,本报和市高院正式在《法苑周刊》上合作推出了“执行进行时”栏目。
为使报道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对组稿要求相当严格,每个选题都经过报社和高院双重把关,确保案件具有典型性、可读性。记者亲自见证上海各级法院执行工作的点点滴滴,既报道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案件故事,又反映执行法官在化解执行难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及迎难而上的不懈精神,每一篇执行案件的报道都总结法官执行工作的经验与心得。每一个执行案子,通过执行法官的“法官说法”,都对其他案件具有借鉴意义。
十年磨一剑。2020年年中,“执行进行时”完美收官。另一档品牌栏目陆续刊发,那就是本报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推出的“浦江法观”。迄今为止,该栏目也已刊发了10余篇稿件。
法学著作推荐
除了以上两个招牌栏目外,“非常阅读”和“前沿观察”也是《法苑周刊》比较重要的版面。
2020年,“非常阅读”介绍了近200部法学著作,秉承围绕法律紧跟热点的理念,为读者推荐了一系列法学好书。比如普及民法典的《民法典与日常生活》《生活中的民法典》,反映中国抗疫实景的《最美逆行者2020》,又如反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潮涌东方》……
法律问题探讨
2020年,“前沿观察”发表了近50篇高质量的理论稿件或案例分析,为法学界人士发表真知灼见提供了平台,且力求稿件深入浅出,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雅俗共赏。反响较为强烈的有《试论公益诉讼区域协作机制的构建——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视角》《教育培训机构接连“跑路” 法官支招如何避免被“坑”》等。
此外,“老法今说”版也发表了近20篇紧跟热点的文章,如《古代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古人也有分餐制》《古人如何杜绝浪费粮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