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本文字数:1144

  “痰”:近两年来,一种专门给短视频点赞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网络兼职,以“轻松赚钱”  “月入过万”等噱头,让不少人心动。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所谓“点赞”兼职,背后暗藏着平台诱导他人充值会员、拉人头发展下线等行为,一些手法近似于传销。近期,一些从事刷赞工作的机构和平台出现卷钱跑路现象,更凸显行业乱象。(1月17日《工人日报》)

百家讲:

只需要一部手机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停点赞就可收入过万,怎能不让人心动。可是只要有足够的理性,就会对此一笑了之甚至知道这是一个骗局避而远之。

面对诱惑有时难以保持理性,尤其是在各种视频、方案现身说法的现实语境下,这也是总有人前赴后继“被骗”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人性弱点之一。鉴于人性弱点,防止骗局不能完全寄托于个人防范,更何况人不可能成为多方面的专家。为此,基层单位和媒体要加大防骗知识和案例宣传,让公众保持理性提高辨别意识减少冲动;公安机关要加大线上线下巡查的力度,对“刷赞收入过万”等类似骗局要及时抽丝剥茧迅速打击;相关网络平台要升级技术手段,发现“刷赞行为”的立即通报无效,并严惩相关账号并及时报警。当然除了保持理性外,个人受骗后不要忍气吞声要及时报警。只有多措并举、多方合围,类似“刷赞收入过万”的骗局才会失去存在的土壤无处可遁。——李方向

“痰”:

近日,江苏泰州兴化市的多位员工向媒体反映称他们所在的企业——江苏新煜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已经停产3个多月后,从今年1月4日开始,要求未辞职的待岗员工去“上班”,但“上班”的任务是在食堂里坐着,而且每天必须坐满8个小时,不能离开食堂,才能照常发放工资。(1月17日央广网)

百家讲:

企业要求待岗员工每天在食堂坐满8小时,不是什么“业内良心”,而是变相地逼迫员工主动辞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其结果是不同的:若员工主动辞职,企业可以少付赔偿金或者不用赔偿;若员工被裁掉,企业则需支付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这种逼人辞职的手段已涉嫌违法。有律师分析称,让待岗员工在食堂静坐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企业单方擅自变更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而且涉嫌变相侮辱、损害员工的人格权益,已违反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此,劳动监察部门要积极作为,切实维护职工权益,而不能漠视和纵容。

2020年2月,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令人遗憾的是,少数企业做出了背离政策精神的选择。据报道,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企业打着  “疫情”的幌子花样侵犯职工权益,甚至以随意降薪、欠薪、扣罚等方式逼迫员工离职,不断试探法律底线。——陈广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百家讲“痰” 2021-01-19 2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