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后半段,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经开始下降
●初步检测,我国新冠疫苗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不高于流感疫苗
□记者 胡蝶飞 综合报道
本报讯 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有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介绍,1月以来,全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16例,为去年3月以来单月最多,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本周后半段,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前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防控效果开始显现,正在推进分区分级防控措施,全国疫情总体风险可控。
近日,有些地方出现了对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方面“层层加码”,还有“一刀切”的情况,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一些受影响群众的不满。米锋回应表示,国家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法制定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政策,也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绝不是要给春节团聚设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碍。
“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
米锋表示,具体来说,对于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各地应该及时纠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疫苗方面,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截至目前,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数量已经超过了2400万剂次。初步检测,我国新冠疫苗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不高于流感疫苗。
春季开学方面,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介绍,教育部要求春季学期全面开学、正常开学和安全开学。如果春节过后局部地区还有中高风险地区,可能需要暂缓返校。教育部同时要求各地各校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准备,需要时随时开启线上教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