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老赖”偷偷坐高铁?司法拘留没商量

与“黄牛”狼狈为奸,违反限制消费令

本文字数:944

  □见习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胡明冬

本报讯  对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作为强制执行中最重要的强制执行措施之一,能有效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但是,一些失信被执行人员却抱着侥幸心理,与非法“黄牛”狼狈为奸,违反限制消费令,蔑视司法权威。2月5日上午,宝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对一名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

因与赵某存有民间借贷纠纷,邱女士于2019年8月将赵某诉至宝山法院。经审理,法院于2019年10月判决赵某需归还邱女士借款4.1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由于赵某未能履行判决确定的付款义务,邱女士于2019年11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赵某名下无可供执行到位的财产。宝山法院在将被执行人赵某纳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其发出限制消费令后,在申请执行人的同意下,于2020年3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但是事情在2021年年初意外出现了转机。2021年1月底,执行法官得知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发现并捣毁了一家专为失信人员购买高铁票的公司,公司数名成员悉数被捕获。经过主动与公安机关沟通,执行法官发现该案的被执行人赵某也是该公司的“客户”之一。

执行法官核实情况后迅速反应,多次传唤被执行人赵某到庭说明情况。但赵某始终拒绝沟通,并拒不到庭。后通过与公安机关建立的协助查询机制,执行法官掌握了被执行人赵某的租住地址,遂于2021年1月28日上门强制传唤了赵某。当天,赵某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露面。次日,赵某被传唤至法庭,并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2020年年底,赵某经常接到所谓的“黄牛”的电话,电话中对方告知其知道赵某是失信被执行人,了解到她有购票需求,并表示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帮助赵某订高铁票和飞机票。抱着侥幸心理,赵某向该“黄牛”发送了本人购票信息,在加价后成功购置了高铁票。成功之后让赵某“信心大增”,随后多次购买上海往返徐州、诸暨等地的高铁票。

2月5日上午,宝山法院针对被执行人赵某上述规避执行、违反限制消费令的行为,向其宣读了司法拘留决定书,对其进行司法拘留。被执行人赵某当场表示悔过,主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付款义务,并表示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将不法“黄牛”绳之以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老赖”偷偷坐高铁?司法拘留没商量 2021-02-08 2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