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一 彭森
序二 威廉姆·科瓦希克
序三 林至人
第一篇 12位学者谈
反垄断法理与经济学基础
于立
“两拓”并购与中国反垄断法
王晓晔
反垄断法的学术之争难掩其制度之效
王先林
初创和奠基:反垄断司法的早期岁月
孔祥俊
反垄断法:一本难啃的市场经济“大部头”
史际春
一个反垄断法研究者的疲惫与欢乐
许光耀
对反垄断领域一项副业的回忆和感悟
吴汉洪
遗憾的减法与欣慰的加法
时建中
经济分析在中国反垄断中的应用
林平
行政性垄断与竞争文化
徐士英
禁止行政性垄断行为立法及法律实施的回顾
盛杰民
《反垄断法》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应与支撑
黄勇
第二篇 12位机构及实务界人士谈
在不确定性中坚持理性
丁文联
反垄断之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宁宣凤
与《反垄断法》共同成长
任勇
反垄断司法12年:回顾与展望
朱理
以竞争政策为主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张汉东
亲历与见证《反垄断法》的第一个12年
李青
招投标市场中相关市场的界定
芮松艳
我国反垄断司法实践基本观察
宋健
反垄断理论与实践的中国色彩
尚明
开创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反垄断立法
赵晓光
见证中国反垄断事业的12年
韩亮
12年反垄断求索之路
魏士廪
(略)
《中国反垄断十二年:回顾与展望》
李青 主编
中信出版社
【编辑推荐】
《反垄断法》首次修订重要参考读本。
反垄断是中国经济工作会议八大任务之一。
强大作者阵容:《反垄断法》制定者、反垄断执法者、反垄断大案要案实战律师。
反垄断经典案例回顾:3Q大战、沃尔玛收购1号店、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拜耳收购孟山都等。
【内容简介】
12年一个轮回,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反垄断法》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为纪念《反垄断法》实施12周年,本书编委会特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撰写系列文章,以回顾和展望。该书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2个行政垄断案、并购案、协议或滥用行为案,以及12件法治建设及国际交流合作大事,为《反垄断法》实施12周年绘出了一幅轮廓性的发展脉络图。书中有个人回顾和思考、典型案例评析及法治事件的梳理,也有国际人士的观察和期待。行过留痕,继往开来。在《反垄断法》实施12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希望本书为《反垄断法》的首次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促进《反垄断法》的深入实施。
【作者简介】
李青,原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长期从事反垄断工作,既参与了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参与了后期很多实践工作。
【序 言】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开启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历程。1993年我国开始推进《反垄断法》的研究起草工作,前后历时十几年,在2007年8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表决通过,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实施12年了。我国研究、起草和实施《反垄断法》的过程,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呈现出高度一致。《反垄断法》的研究、起草和实施,起到了传播市场经济竞争理念、确定市场经济竞争规则、助力我国改革事业的作用。一方面,《反垄断法》的制定出台,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对《反垄断法》的理念、原则和最后出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更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的大变化、大调整,这些因素要求我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顾《反垄断法》实施的第一个12年,展望我国改革开放的光明前景,恰逢其时。
《反垄断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当时我在国家发改委任副主任,分管价格工作,《反垄断法》实施后担任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成员。根据国务院2008年批准的“三定”方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共同承担反垄断工作,在职能上各有分工。其中,国家发改委负责依法查处涉及价格的垄断行为,具体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行为;商务部负责依法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工商总局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涉及价格的除外。在具体工作中,国家发改委还为商务部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就具体案件的审查提出参考意见。《反垄断法》实施后,国家发改委调查处理了一系列案件,其中有不少是相关领域的第一案或者垄断行为类型的第一案。案件调查范围涉及图书、互联网接入、原料药、交通运输、电影、海运、保险、证券、标准必要专利、奶粉、白酒、汽车零配件、水泥、河沙、造纸、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中有不少案件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