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用党史精魂铸就共产党人“脊梁”

本文字数:1659

  □姬建民

水浚思其源,树茂记其根。百年党史是一部常学常新的红色宝典,内蕴我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历史。挂一漏万,难以尽述。从嘉兴红船、农民土地革命、工人大罢工、南昌武装起义、古田会议决议、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长征、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到打败日本侵略者、赶走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从毛泽东等历代革命领导人带领全中国民众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行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发展创新,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斗”“探月”工程等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国防建设固若金汤、现代化强国建设方兴未艾,等等。百年大党的千秋伟业无不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懈奋斗、继往开来的精魂。这是我党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力量源泉。我们学习党史,正是为了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藉以实事求是、培元固本,指导实践、守正创新,振奋精神、增强斗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回望历史,镜鉴未来。我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百年党史,无尽精魂。譬如,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要,就是党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凝结而成的精魂。概而观之,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事关党的生命,从政治高度对此真正弄明白、想清楚、自觉做,才能确保党的伟大战略部署落实落好。再说应对风险挑战,当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叠加疫情、世界纷繁复杂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局势下,我们所以能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正是得益于我党百年经历过无数困境磨难又无数次浴火重生,承袭了审时度势、化险为夷的自信与经验。重温并学习百年党史的精魂,当会使我们铸牢“脊梁”、从容应变,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化挑战为机遇,乘势开辟美好之未来。再说党的初心使命,我党所以能够历经百年无往而不胜,根本在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正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说到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是党为民执政的宣言与精魂,“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传承精神,铸牢“脊梁”。族有族谱,党有党史。一部百年党史,不仅记载了无数革命先烈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记载了无数英模人物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闪光足迹,而且在代代赓续中镌刻下一系列伟大精神。诸如毛泽东等历代领导人亲手培育和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独立自主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具有光辉风采的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北斗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与“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等伟大不朽的中国精神,从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基石。学习百年党史,理应牢记这个共产党人的精神魂魄,发扬红色传统、承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进行到底。”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总而言之,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铸牢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昂首挺胸,奋力前行,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用党史精魂铸就共产党人“脊梁” 2021-03-15 2 2021年03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