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今年央视“3·15”晚会揭秘360搜索医药广告造假链条,UC浏览器涉及为无资质公司投虚假医药广告。3月15日深夜,上海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已第一时间进驻360搜索上海总代理公司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场所进行调查,企业负责人在场接受调查。
监管部门连夜执法,开展调查
上海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检查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对企业办公电脑展开检查。执法人员不仅要求企业负责人对曝光内容作出说明,还要求该代理公司提供主要客户的名单、合同及广告内容。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南翔所执法人员刘敏表示,针对央视报道的UC和360平台发布的减肥、降血糖等广告内容涉嫌违法,涉案当事人通过套户或其他加空格等变通方法逃避监管代理广告的行为涉嫌违法。我们将对相关广告活动主体开展调查,查实后依据广告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查处。同时,涉案主体还涉及全国相关省市,我们将会同相关省市执法部门予以彻查。
“自述”、套户,通过“转换技巧”逃避监管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2020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强调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
那么在严打之下,这些广告是如何绕开监管,正常投放的呢?
经央视记者调查,由于监管严格,宣传治疗效果的食品广告不能直接进行投放,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经营者通过“转换技巧”逃避监管:在网站一些有“患者自述”等内容的页面上故意留下一些所谓“老师”的微信号,吸引“粉丝”加微信后,再把普通食品包装成有预防、治疗疾病功能的产品推销给他们。
360广告代理公司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说:“在它的网站里面不能有任何品牌,不能有任何品牌推广,只有一个落地页、一个H 5的页面。它就加微信、吸粉,加好微信之后,会把微信推给人去聊,聊完之后卖产品,是这样一个操作模式。”
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表示,也可以用“套户”,即用别人的资质帮客户开通一个账户再交给客户,或将审核过但不再运营的闲置账户提供给客户,来发布违法广告。这些代理公司号称有大量的类似账户,随时应对被举报、查封的风险。
发布道歉声明,将切实履行平台责任
360方面第一时间发布了声明称,对涉事代理商及相关账号进行彻查。对违法违规行径,必将严肃处理,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360表示,平台将进一步加强对广告代理商的监管,强化广告内容审核,切实履行平台责任。
UC浏览器方面表示,高度重视节目中所涉问题,为违规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向公众致歉,第一时间排查下架违规广告内容,并迅速成立全网排查专项团队,加强对广告投放的事前审核和事中巡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