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昨天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的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规划》提出6方面23条重点任务措施,指出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
上海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跃升,基本建成全球贸易枢纽、亚太投资门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据介绍,《规划》共提出6方面23条重点任务措施,6个方面分别是:第一,培育外贸综合竞争新优势,构筑全球贸易枢纽。第二,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亚太投资门户。第三,推动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第四,提升进博会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第五,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第六,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
其中,围绕提升进博会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规划》提出3个重点:一是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推动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开放升级。做精做强“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功能,办好城市推介大会等重大活动,借力进博会首发平台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巩固和放大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影响力。持续优化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模式。二是提升会展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集聚高能级办展主体,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项目体系,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展会模式。三是打造国际化城市会展促进体系,形成具有引领性的会展业标准体系,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会展业营商环境高地。
在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方面,《规划》包括4个重点:一是推进浦东新区、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率先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二是推进虹桥商务区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做大进口商品集散规模,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形成联通全球的数字贸易枢纽,持续提升服务辐射长三角的能力。三是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深化跨境贸易降费提速改革,推进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健全适应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四是优化国际经贸人才发展环境,加大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强化高水平人才队伍培育等。
《规划》还提出3条保障措施:发挥贸易与金融、航运、科技创新互相促进的作用,全面提升防范应对风险能力,强化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