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女儿,难道真是我宠坏了你

本文字数:4120

贰柒 制图

  □口述:素芳  记录:林可依

素芳和老公,一个是高校教师,一个是主任医生,是典型的中产家庭。素芳一直信奉“女儿要富养”的理念,从小对女儿娇娇百依百顺,只要女儿开口,她都会想方设法地予以满足。

娇娇聪明伶俐,高考进了一所艺术类院校,虽然素芳的本意是希望她能实实在在地学门技术,但是因为娇娇喜欢,她也同意了。大学毕业后,娇娇没有找工作,在全国各地旅游,说是增长见识。玩了好多年之后,又提出要去新西兰留学。去年年底,娇娇终于学成归国了。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她,却对找工作完全没有兴趣,扬言要自己创业。于是,素芳又拿出50万元给她做为创业基金。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娇娇就把50万元花得差不多了,转过头又问她讨要30万元。对她的所谓创业项目,素芳夫妇觉得并不靠谱。但娇娇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素芳十分担心,娇娇如此任性,即使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她折腾。说来说去,只怪自己太宠女儿了。她想纠偏,却又感觉为时已晚……

女儿从小到大,

我只信奉一个理念“女孩要富养”

刚过完春节不久,我就接到了女儿娇娇从上海发给我的微信消息:妈妈,我的50万用得差不多了,再给我打点钱。

我赶紧回了一条:要多少?30万吧。女儿的口气很随便。我却吃了一惊。虽然30万对我们家而言,并不算大数目,但是女儿这么快就把50万用完了实在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问她,50万怎么会用得这么快,她的口气却变得不耐烦起来。她只简单地回答了我一句,前期铺垫需要很多钱,你们不懂。我暗暗叹了口气,只能无奈地回答:那好吧。

晚上,我和老公说起了白天娇娇向我要钱的事,老公也是一脸的无奈。他也没想到,娇娇居然这么快就把50万用完了。他叹了口气,对我说:“我们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也许,当初我们就不该支持她搞什么创业。”我没吱声,但心里却是翻江倒海,老公说得没错,也许,我们真的是太娇惯娇娇了。只要她提出的要求,都无条件地答应,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这是对她的爱,但现在看来,也许这份爱反而是对她的害呢。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老公则是一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我们两个收入都不错,家庭经济条件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绝对够得上中产。正因为如此,从小,我在女儿娇娇身上就特别舍得花钱。我们就这一个孩子,钱不用在她身上,还能用到哪里去?何况,大家不都说女儿要富养嘛。

从娇娇出生起,我们就给了她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还在娇娇上幼儿园时,我给她买的衣服就都是有牌子的童装。那时,娇娇是幼儿园出了名的时尚小达人,各种裙子、小皮鞋天天轮番换,连幼儿园老师都羡慕不已。

娇娇进入小学后,我又不惜花重金送她去学各种才艺。那时候的家长还不像现在这样重视素质教育,但我已经有了这个意识。送娇娇去学钢琴、学芭蕾、学书法。虽然每个月花费不少,但是我觉得值。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感觉经过这些学习,娇娇的气质确实比起同龄孩子来更特别。

对女儿的选择,我听之任之

娇娇的初、高中都是在重点学校上的。当然,这期间我又砸下了不少钱。学校是民办学校,学费昂贵不说,各种其他开支也必不可少。除了学习,民办学校的各种其他活动也是名目众多,而且收费不菲。但我觉得这些能让娇娇开阔眼界,提升品位,所以花起来也从不心疼。

娇娇高中毕业,被学校直接保送到一所在全国都颇有名望的艺术类大学。其实,从心底来说,我还是希望她能选个综合性大学,读一个能学到实际技能的专业。最好就是像老公那样的,既有技能又让人尊重,有前途又有社会地位。可是,再看看娇娇因为保送成功而神采飞扬的模样,我话到嘴边又生生地咽了下去。我劝自己,只要女儿喜欢,那就由她去吧。只要她开心就好。

娇娇的学校在北京,而我们家在南方,平时相距甚远。除了逢年过节她会回家度个假,我们平时几乎少有见她的机会。女儿不在身边,我和老公自然很想她,但也没有办法见面,只能从物质上弥补她。

除了日常各种费用之外,我们每个月给她的零花钱都是5位数。女孩子嘛,总爱穿衣打扮,何况又是在帝都,消费水平不低。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艺术院校,女生就更注重生活品质了,我总担心娇娇的吃穿用度如果差了,会被别人看不起。所以,每次和她电话联系,说得最多的总是:“钱够不够花?要是不够,妈妈再给你打点。”

仔细回想起来,那时我和娇娇在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很少,我不知道她平时都喜欢什么,和哪些朋友交往,业余时间都在干嘛。关心最多的还是她钱够不够用,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还需要添置哪些东西。我当时以为这样就足够了,现在才醒悟过来,我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孩子,只是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她。这样的富养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女儿不喜欢工作,

大学毕业后先旅行再留学

娇娇大学毕业后,其实是有一些不错的工作机会的。可她却对上班完全没有兴趣。她提出想先历练一下自己。而所谓的历练就是全国各地到处旅游。但娇娇有她的说法,她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而旅游就不同了,可以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感觉她说的似乎确实挺有道理。而最关键的是,我们家也不缺钱,不在乎娇娇是否上班挣钱。我还是那句话,只要她开心就好。

于是,在我的财力支持下,娇娇开始了她潇洒的旅行生涯。两年时间,她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

对娇娇这样随心所欲,也有不少亲朋好友表示不解。他们觉得我对娇娇太娇惯了,不想上班就不上班,还天天在外面到处瞎逛,这样下去怎么行呢?还有一位同事大姐好心地提醒过我,孩子应该让她去工作,挣多少钱无所谓,但要让她知道自己的责任,否则像娇娇这样,毕业了也不工作,一直在外面游玩,会把心玩散的,以后就更不愿意工作了。

大姐的话对我确实有些触动。就在我打算劝娇娇去上班时,没想到她却忽然跟我提出了想要出国留学。于是,本已想好的话又咽了回去,变成了“只要你想,妈妈同意。”

一年后,娇娇踏上了去新西兰的飞机。

国外留学,费用自然不低。为了让娇娇安心读书,能维持较好的生活品质,我和老公工作越发卖力,一心努力赚钱。只要娇娇需要,我们都是有求必应。而且考虑她身在国外,我们给的只会更多。穷家富路,我们就怕她在国外委屈了自己。

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娇娇在国外的生活过得相当滋润。通过她的朋友圈,我经常可以看到,她会去饭店吃顿好吃的料理,或者自己买点新鲜食材回来做顿好的犒赏自己;有时则是和几个好友一起趁着周末外出度假。看她这样,我还蛮欣慰的,我一直担心她在外面受苦,看她生活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对女儿的未来,

最坏的打算就是我们养她一辈子

就这样,娇娇在新西兰呆了六七年,念完了硕士和博士。去年年底,她决定回国。我和老公问她今后有何打算。毕竟她也是年过三十的人了,对未来总要有个打算。哪怕不工作,安安心心地找个老公,结婚生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娇娇的答复是她根本不想结婚。趁着年轻,她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问她想做什么,她却说还没考虑好,反正方向就是创业,她绝不可能给别人打工。看她如此肯定,我和老公也只能表示支持。我知道就算我们反对也没用,娇娇这么多年一直就没给别人打过工,三十多岁的人了,让她再像年轻女生一样从职场新人做起,根本就不可能。

娇娇在家呆了没多久就去了上海。据说她在那里有不少朋友,想去看看有什么机会。她临走前,我给她的账户打了50万现金,作为她的创业基金。我本以为她找项目总需要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快就会落实。我还想等她找到项目后,和老公帮她一起参谋参谋,看看有没有可行性。毕竟,创业不像其他,万一没找好项目,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没想到,她根本就不和我们商量,直接就自己定了,还这么快就把50万花得差不多了。

晚上,我和老公相顾无言。最后,老公想了半天,决定还是要问问娇娇,她究竟选的什么项目。

于是,第二天我又给娇娇发了微信。没想到,对我的提问,娇娇的态度却很敷衍。她只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做网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网店这么多,再开网店还有钱赚吗?何况,我也曾看到过几篇报道,说现在网店生意难做,很多人投资网店,结果都亏得倾家荡产。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娇娇说了。谁知,她却仍是不耐烦地一句:你不懂,我自己知道,有分寸。我还想说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感觉就算说了,娇娇也不会听。我也想问问,她的钱究竟都花在了哪些地方,难道开个网店前期需要用这么多钱吗?可是,我又怕她再来一句:你不懂。

思考再三,我还是默默地把30万打到了娇娇的账户上。虽然我和老公并不看好她的项目,但是事已至此,总不能半途而废吧。我只能抱着希望,也许,娇娇眼光独到,选了一个好的产品也说不定;或者她经营有方,能把店里的生意做起来。不管怎样,我当然是希望她能够成功的。

当然,我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娇娇的生意彻底失败,投资的钱都打了水漂。如果真是那样,那我就再也不让她去创什么业了。毕竟,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折腾。如果她愿意出去工作最好,如果不愿意工作,那我和老公就养着她。毕竟,让她衣食无忧这个能力我们还是有的。

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没办法。谁让我们当初太宠她了呢?

手记>>>

对孩子一味的宠溺不是真正的爱

素芳的苦恼相信许多家长也有。为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女生,女孩要富养的理念这些年可谓深入人心。吃穿用度,包括教育、娱乐各个方面,父母都十分舍得花钱。大家都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最终的结果不一定如我们所愿。富养,不但没能让孩子变得更有出息,反而有可能养成孩子不懂珍惜、随心所欲的态度。因为一切来得太容易,所以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不易,挣钱的不易。对金钱没有概念,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对自己未来明确的规划。

反正不管做什么,怎么做,最终总有父母给他们兜底。就像娇娇,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却至今一事无成,甚至都不能养活自己,还要靠父母不断地为她所谓的创业项目注资续血。算算父母这么多年在她身上的投入,再想想她前途未卜的将来,怎么不让人感叹呢?

富养其实并没有错。但做家长的一定要搞清究竟如何富养?所谓富养,并不是指一味地在物质上予以满足。而是在孩子的精神、人格的形成上多花功夫,让孩子在这些方面变得富足,让孩子健康成长。

希望做父母的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及早运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而不要等孩子大了才悔之晚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 女儿,难道真是我宠坏了你 2021-04-21 2 2021年04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