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莹
从欢笑中看见眼泪,在喜剧中感受悲伤。电影《你好,李焕英》让很多观影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也不例外。
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讲述了贾玲饰演的女主角贾晓玲与其母亲两代人的亲情守望,母亲“望女成凤”的期许,以及女儿对母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产生的愧疚与弥补。故事开始,女主母亲因车祸躺在医院病床上奄奄一息,女主穿越时空回到了1981年,一心想帮母亲李焕英改变命运,通过帮妈妈买全厂第一台电视机、帮妈妈谈恋爱等行动,想让她拥有更幸福的人生。而女主母亲李焕英同样穿越回到了过去,明知眼前人是自己未来的女儿,却没有揭穿,取而代之的是默默接受,接受晓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配合晓玲的付出。很多笑点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触碰到父母年轻时的梦想,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结尾的剧情反转,更是让人措手不及,引人催泪。
国人非常看重家庭情感和下一代的教育成长,父母基于爱的焦虑下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这种情感在经济腾飞的现代生活中,在八零后九零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父母与子女从人生价值观到性格、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代际摩擦、激烈碰撞。许多父母为了孩子在学习、工作、情感上少走弯路,对孩子惯于管教与批评。全心全意为了孩子付出,却又不善于和孩子沟通交流。作为子女,我们厌烦父母的管教与约束,有时恨不得早早离开家,去过自由的生活。但多年以后,我们更多的是思念和牵挂。有时候想吃一口父母做的饭菜,有时候想再听一句父母的说教,有时候想拉一拉父母日渐粗糙苍老的双手。当我们日渐成长,才能越发体会到父母对我们浓烈又克制的拳拳爱意与无悔付出。
看了《你好,李焕英》,我们看到的是将心比心,是父母与剧中李焕英一样对子女无私付出的爱,是长辈曾经火热的青春岁月。这种提炼于导演贾玲自己生活际遇的真情实感,打开了我们的心门,从而产生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我的女儿啊,我只是希望她健康快乐就好了。”李焕英这个简单、质朴的愿望,让我们看到了背后千千万万的父母对自己子女的那份深沉、隐忍、默默付出的爱,如泉水流淌心间,让人感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贾玲用这部电影,完成了和母亲的重聚。我们通过这部电影,更加懂得了爱与被爱,懂得珍惜当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