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禁毒视角

被毒品伤害的家庭也需要康复

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与家庭共舞——药物成瘾困难家庭助力计划”

本文字数:2195

  □法治报记者  徐荔

吸毒,算得上是“贬义词”,大多人听到它都避之不及。但对吸毒者的家人来说,却往往“避不开”。当家庭成员中出现吸毒者,家人不仅要经历情感上的伤害、徒增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歧视和道德的评判。家庭功能可能由此出现不同程度缺失,产生沟通障碍。

最为典型的则是“想帮,但不知道怎么帮”,许多家庭不了解吸毒成瘾机理、家庭后续照管的技巧、戒毒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也难以解决家庭本身存在的负面情绪问题……为帮助药物成瘾困难家庭走出困境,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下简称“协会”)一直在探索与尝试,“与家庭共舞——药物成瘾困难家庭助力计划”,正是协会近期开展的服务项目。

“只有家庭与戒毒者一起改变,康复才有可能实现。”协会这样介绍。

家庭也是毒品的受害者

毒品问题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它的蔓延趋势引发了毒品犯罪案件的增多,中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据2018年中国毒情报告中统计,我国吸毒的人数已超过150万。

2008年出台的《禁毒法》提出:“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禁吸戒毒工作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表明了我国的法律及政策对毒品问题的重视,“但现行政策对解决该问题的力度和成效还是非常不足。”协会介绍,“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奉行关爱、乐助、奉献的理念,参与本市禁毒工作,通过志愿服务,为药物成瘾人员提供康复辅导服务和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力争成功一个药物成瘾者,稳定一个家庭,平安一片社区。”

根据多年社区戒毒工作的实践,协会发现药物成瘾者的家庭非常需要帮助。“我们都说家庭是港湾,在家里,我们得到的是照顾和支持,但一些药物成瘾者却在家中吸毒,让家庭成了‘问题场所’。从一定意义上,家庭也是毒品的受害者。”协会认为,“戒毒康复辅导不能无视家庭存在的问题,戒毒工作的成效也与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同时,在戒毒康复工作中,大多数的学者从法律、精神医学、个别辅导等理论观点切入,注重的是医疗和法治,对家庭介入较少,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临床工作者。

由此,“与家庭共舞——药物成瘾困难家庭助力计划”诞生。该项目开始于2020年12月,根据计划,项目将通过系列讲座、核心成员培养、家庭互助会、家庭心理建设驿站等方式深入开展。争取至2021年8月,项目将帮助50个药物成瘾困难家庭早日回归正轨。

据了解,其实早在2015年,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就已经和静安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发起过药物成瘾家庭助力计划,当时的项目仅在静安区探索开展,取得较好的效果及反馈。而本次项目扩大了服务范围,在青浦、奉贤、松江和崇明四个区开展,通过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在各区的联络处、禁毒社工的共同协调下,在专业辅导老师的介入下,组成心理咨询团队,为药物成瘾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让家庭成为康复起点站

“毒品之所以可怕,不仅因为它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无法挽回的伤害,更在于‘心瘾’难以戒除。”协会介绍,一般来说,药物成瘾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康复,而家庭是他们康复的起点,如家人没做好准备,家庭原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互动关系还是一如既往地处于冲突、疏离或过度保护等情形下,即使药物成瘾者通过强制戒毒度过了生理脱毒期,本身也有改变愿望,但想要真正康复会很艰难。而由于大众的观念、社会的接纳度等因素,一般的药物成瘾家庭比较隐匿,外界对这些家庭的了解比较难。

协会志愿者曾接触过很多这样的药物成瘾者和家庭,比如姚姚(化名)。志愿者认识姚姚是因为她的父亲,姚姚十八九岁时与男友相继染上毒瘾,被强制隔离戒毒没多久后,姚姚就复吸了。姚姚的父亲心急如焚,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帮孩子,他向协会求助,并听取志愿者的建议,尽力帮助女儿,可惜效果不甚理想。后来,姚姚的父亲将两个孩子一起送到了外地的戒毒所,希望他们可以重新开始。然而,出所后,姚姚和男友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更让人扼腕痛惜的是,姚姚不久就离开人世了。姚姚的葬礼上,姚姚父亲孤零零的悲伤背影让人不忍直视。

一个花儿一样的少女,是正该绽放自己的年纪,却早早枯萎,这让志愿者很痛心。而在遗憾之外,志愿者也在思考,姚姚和男友沾染毒品是否与家庭原因有关?如果在他们康复的路上,有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帮他们一把,他们的结局是否就此不同?一些特殊的家庭需要重建,他们需要和药物成瘾者共同改变。这也是协会申请该项目的主要原因。

在计划中,项目以家庭系统理论和家庭治疗相关的概念为关注点,通过需求调查、辅导讲坛、个体心理咨询、核心成员培养与示范、家庭互助会等方式助力目标家庭。为他们传播知识、植入理念、培植信心,同时以同伴示范、建设个体能力、搭建互助互帮平台为目标家庭建构较为完善的支持网络,提供有效的服务。

协会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帮助药物成瘾人员家庭达到改变认知,缓解压力,修复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掌握后续照顾技巧、消除家庭戒毒盲点,提升自信心与抗逆力,成为较好的问题解决者与家人康复起点站的目标。

“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家庭的改变帮助药物成瘾者真正康复。”协会表示,“吸毒行为会引发社会治安状况的不稳定,个体与家庭的不健康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禁毒始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到禁毒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给真心戒毒康复的药物成瘾者及他们的家庭多一点善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3 被毒品伤害的家庭也需要康复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