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72年前的5月27日,上海获得了全面解放,宝山正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为深切缅怀在上海解放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先烈,让市民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昨天上午,宝山区庆祝上海解放72周年活动在上海解放纪念馆举行。
“5月12日,战斗打响,解放军要占领吴淞口,迫使市区敌军向市郊增援,而要占领吴淞口,必须经过月浦。我父亲所在的259团在月浦作战,战斗非常激烈,为了摸清敌情、及时抓住战机,父亲始终在最前线指挥。5月15日,他牺牲了。20多天后,我出生了。这场战争,我失去了父亲,我母亲失去了最挚爱的人,但多少年来,我们只要忆起他,都感到无比骄傲。我的父亲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他也激励着我成长为一名党员。”活动现场,英雄团长胡文杰烈士之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选委会主任胡继军追忆起了父亲鏖战月浦的事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培根固元的营养剂。上海即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通过制定地方立法,为红色资源“保驾护航”。为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和管理,宝山区梳理并新增核定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吴淞工人纠察队驻地遗址”“新四军1师兼苏中军区采办组遗址”“新四军吴淞情报组遗址”等一批革命遗址类区文物保护点,也于昨日揭牌。
其中,“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吴淞工人纠察队驻地遗址”记载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期间,吴淞工人积极参加罢工和起义的历史。周恩来曾多次前来指导工作,为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四军吴淞情报组遗址”则是抗战期间,新四军吴淞情报小组以“一德大药房” (现位于淞兴路117号、北兴路76号)为情报活动据点和联络场所,在宝山、吴淞等地搜集侵华日军军事情报的历史印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