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解放上海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接力守护的故事在这里续写

本文字数:1531

  □见习记者  翟梦丽

法治报通讯员  陈渊明

“当年正是在这里,打响了解放上海的第一枪。4000多位解放军指战员在解放宝山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浸润着无数英雄的鲜血。”正值上海解放纪念日来临,宝山区月浦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宣讲员、宝山公安分局月浦派出所民警戴杰在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前,激情澎湃地向游客们解说着革命先辈们解放上海的历史。

戴杰是土生土长的宝山月浦人,和这片英雄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

新生,红色基因的孕育

戴杰的爷爷戴忠兴出生于1908年,曾在苏州河上划竹排摆渡谋生。解放战争打响后,戴忠兴积极响应上海地下党的号召回到家乡,为解放军筹措和运送最急需的物资支援前线。

“这里原来是月浦最高的碉堡,能够俯瞰整个月浦镇,周围还有好多地堡,当时解放军从陆路进攻碉堡遇挫,从水路迂回又缺少船只,爷爷和乡亲们就一起拆了自家门板支援前线,让解放军战士以门板当船,渡过月浦马路河向碉堡发起进攻……”戴忠兴生前总爱和孙子戴杰讲述解放军解放月浦的故事。

1949年5月12日,遵照中央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起解放上海战役,在宝山月浦打响了解放上海的第一枪。上海战役历时1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15.3万余人,让上海这座东方国际大都市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戴杰的父亲戴瑞兴出生于1948年,在解放上海的炮火中迎来了周岁生日,也迎来了上海的解放。1973年,25岁的戴瑞兴光荣地加入了人民警察队伍。这一年,他也迎来了儿子戴杰的诞生。戴瑞兴从警37年,一直守护着家乡故土的平安,于2010年在宝山公安分局水上治安派出所退休。

冲锋,电光火石的抉择

解放上海的第一枪在月浦镇打响,建设宝钢的第一桩也在这里打下。戴杰家祖祖辈辈劳作生活的梅园村,也在改革的浪潮下转型成为了月浦工业园区。

从小耳濡目染的戴杰,早已在心中埋下了红色的种子。1996年,戴杰警校毕业后,先后在宝山公安分局友谊路派出所和月浦派出所工作,干过户籍、巡逻、治安、社区等多个岗位。

2015年7月的一天,刚刚值了一整天班的戴杰得到线索:一个潜入某大型企业偷盗工业贵金属的犯罪团伙可能又要作案。戴杰来不及休息,就带着十几名同事在工厂外布守。凌晨3时许,两名可疑人员骑车从工厂侧门分两个方向快速逃逸。戴杰一边布置警力继续留守,一边呼叫附近同事立刻追击。不料,一名嫌疑人仓皇逃窜,拐进了附近的小树林。车辆无法进入,戴杰依然死死咬住目标,弃车徒步紧追近2公里。天黑路暗,为了抄近路截住嫌疑人,他不慎跌入一个被树枝覆盖的沟壑,咬牙试了几次,左腿始终使不上劲。

“身高1米7,体型较瘦,下身穿的是蓝色工装裤!”左腿受伤、无法继续追赶的戴杰及时把对方的体貌特征通报给战友,也在附近找到了嫌疑人逃跑时遗落的作案工具。一个月后,同事们将嫌疑人悉数缉拿归案,顺藤摸瓜打掉一个盗窃团伙,被盗物资全部被找回。

“我是党员,又是带队警长,这个时候我必须冲在最前面!”戴杰左膝粉碎性骨折,终身残疾,但他无怨无悔,“我们的先辈为了解放上海、解放全国抛头颅洒热血,我受点伤算什么。”

从警27年,戴杰曾荣获三等功3次,嘉奖9次。

守护,永葆初心的传承

因为身体落下残疾,戴杰无法继续冲锋在抓捕第一线,2016年转岗成了一名社区民警。平凡不意味着平庸,无论是和犯罪分子交锋,还是为辖区群众服务,戴杰都努力做到最好。

戴杰管辖的月浦六、七村小区是老式小区,每每爬完五六层楼,他都气喘吁吁,要捂着有老伤的膝盖做上几次深呼吸,调整好状态才能继续对居民进行耐心宣传。2020年3月至今,1200余次上门反诈宣传,累计劝阻潜在被害人175人次。戴杰获评宝山公安分局2020年度“十佳反诈宣传民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 解放上海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2021-05-28 2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