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务服务部门获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5月26日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 “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显示,省级政府整体指数排名,上海市得分95.38,位列全国第一。这是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委托国家行政学院开展此项评估以来,上海取得的最好成绩。
上海于2018年初开始实施“一网通办”改革,当年即出台实施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
3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改革,累计实施357项改革举措,全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2020年,上海市“一网通办”改革工作入选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经典案例。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已接入“一网通办”平台事项达3166项。实现市民和企业用户基本全覆盖,推出“随申码”服务,开通运行“随申办”国际版,上线试运行“随申办”长者版,累计实名注册个人用户5049万,企业用户222万。持续提升服务能力,2020年度,“一网通办”平台日均访问人次1259.8万,其中,日均办事17.3万件。实行“两个免于提交”,即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对“一件事”的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管理架构等进行整体性再造,平均减环节69%、减时间54%、减材料75%、减跑动71%。推进主动精准服务,个人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累计访问超69.2亿次,主动精准推送居住证办理、税收优惠、疫情防控等政策服务2.07亿次。实现政府的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价,将“好差评”制度作为“一网通办”往深里走的制度安排,真正把政务服务“好与差”的评价权交给企业和群众,政务服务“好差评”好评率99.96%。
根据安排,今年年底前,实现“一网通办”从“可用”向“好用”转变,重点推进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10项示范性公共服务场景应用。2022年底前,实现“一网通办”从“好用”向“爱用”转变。2023年底前,实现“一网通办”从“爱用”向“常用”转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