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案件写真

如何当好花博会的护“花”使者?

上海崇明法院变“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

本文字数:2454

崇明法院长兴法庭庭长沙卫国深入村居开展普法讲座。 崇明法院供图

  □见习记者  谢钱钱  通讯员  何瑞鹏

在地域广阔的上海崇明,老百姓立案不便怎么办?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上海花博会上,法院如何开展司法服务,当好护“花”使者?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崇明法院)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出司法为民举措,不断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沉司法资源,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司法服务

3月25日,一场关于农村房屋土地法律问题的讲座在崇明竖新镇举办,讲课人上海崇明法院执行裁判庭的法官助理周志鹏,通过讲解具体案例来普及涉及农村房屋买卖、农村建房、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等纠纷中的法律知识。

“我们身边房屋土地纠纷越来越多,像这种讲座正是我们想要的,这个法官(助理)讲得好透好咦(崇明话形容好极了)。”听了讲座的沈阿姨说道。

为扎实有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海崇明法院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驻村(居)法官工作室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下发《关于开展“为民办实事,送法进村居”活动的通知》,更好发挥驻村(居)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作用,把司法便民利民惠民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据了解,上海崇明法院深入辖区村居开展入户走访调研,认真倾听和收集基层群众所需所盼;开展上门服务工作;挑选基层常见纠纷、典型案例,开展普法讲座,以案说法、以案普法;开展法律咨询,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等。截至目前,上海崇明法院共走访群众家庭75户,开展上门服务26次,围绕涉老涉少、婚姻家庭、农村宅基地房屋继承、民法典适用等基层常见纠纷、典型案例,开展普法讲座8次、法律咨询12次,向基层村居赠送书籍19次共143本。

完善便民立案机制,

让当事人申请立案“少跑路”

崇明地域广,需长途奔波,老百姓立案不便怎么办?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上海崇明法院制发《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关于便民立案工作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积极构建案件就近立、网上立、跨域立、邮寄立的便民立案体系。其中,针对当事人立案不便的问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任意选择在上海崇明法院本部立案庭或各人民法庭提交起诉或申请执行材料。

“本来以为要去长兴才能立上案,来回快3个小时,没想到现在几分钟就立案了。”家住在城桥镇的施某某有一起合同纠纷本来想着要去长兴法庭才能立案,在网上看到上海崇明法院发布的《实施办法》后就来到离家最近的立案窗口,立案材料经形式审查后很快就立案登记。

《实施办法》制发不到一周,上海崇明法院办理就近立案共18件,方便了群众快速、便捷、高效地参与诉讼。

此外,《实施办法》还针对上门立案、跨域立案和网上立案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地规定。对于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上海崇明法院积极提供上门立案、上门调解等诉讼服务。对通过互联网方式向上海崇明法院递交起诉或申请执行材料的,无需当事人提供纸质诉状。

“一站式”驻园司法服务,

当好护“花”使者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正在上海崇明如火如荼地进行,法院如何做好司法保障?

5月11日,上海崇明法院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举行了“上海崇明法院驻花博园区诉调对接工作站”揭牌仪式。该工作站的设立,将在花博会举办期间提供一站式多元服务,开展涉花博会法律纠纷的现场咨询、纠纷化解和法治宣传等工作。这样的诉调对接模式,有利于花博会期间各类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

据悉,上海崇明法院以专班、专窗、专队、专站、专刊工作为抓手,着力为打造一届“生态、创新、人文、共享”的花博盛会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上海崇明法院成立服务保障花博会工作专班;设立涉花博会案件立案专窗,截至目前,通过立案专窗快速受理涉花博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身体权纠纷、租赁土地腾退等案件9件;法院还组建涉花博会案件专门办案团队,其中依法妥善腾退涉花博会重点配套服务区域近700亩土地,得到了崇明区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成立驻花博园区诉调对接工作站;编发服务保障花博会专刊,截至目前,共编发服务保障第十届花博会专刊13期。

行政争议多元调处,

让“民告官”不用对簿公堂

5月11日,2021年全市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崇明召开。会上,上海崇明法院介绍了为群众办实事、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经验和做法。

作为非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法院,上海崇明法院率先成立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不仅制定相关调处规则,形成矛盾化解合力,还积极拓展源头治理格局,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就地化解、实质性解决。

今年4月初,上海崇明法院先后受理黄某某和刘某分别要求撤销股东备案登记行为和交通处罚决定两起行政争议。查清案件事实后,考虑到两名原告均身在外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已给行政相对人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上海崇明法院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通过电话联系黄某某,并要求其所诉被告对登记行为的真实性进行核查,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反馈核查信息;向刘某所诉被告发送了化解行政争议建议函,敦促其及时核实行政处罚决定。

在不到二周时间内,这两起案件就得到妥善化解。两名原告同时把撤诉申请寄到了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两名原告在电话里对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这两案的成功化解得益于我们与相关行政机关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做到了快理、快调、快结,在法治轨道里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上海崇明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负责人陆静介绍。

在5月26日举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现场推进会上,上海崇明法院集中发布《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司法为民十件实事”行动方案》。此外,还向乡镇、村委会发放上海崇明法院“农村常见纠纷诉讼指南”,让老百姓在诉讼中少走弯路。

“上海崇明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司法职能,认真抓好‘司法为民十件实事’落地见效,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教育整顿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上海崇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丹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案件写真 B03 如何当好花博会的护“花”使者? 2021-06-02 2 2021年06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