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自家的老房子要旧改了,这无论在谁听来都是一个好消息,阿东(化名)也不例外。但是,最初的欣喜过后,阿东却忧虑起来,他是在电话里从家人那得知旧房改造的消息的,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的有这回事吗?旧改完,新房子里还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旧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到时候要住到哪里去?
这些对普通人来说似乎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对阿东却是天大的难题,正在上海市宝山监狱服刑的他无法到现场验证、解开这些疑问,又不愿意轻易委托他人处理相关事宜,情绪也出现了波动……这项需要居民100%同意的利民工程难道要卡在阿东身上吗?
老房子要旧改 他却“转喜为忧”
阿东是宝山监狱九监区的服刑人员,今年四十多岁的他因涉毒品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多,服刑以来改造态度和表现相对稳定的他还有不到一年就可以回家了,但去年年底的一通亲情电话打乱了阿东的心绪。
去年由于新冠疫情,监狱严格执行封闭管理,亲情会见等相关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监狱民警鼓励服刑人员通过书信与家人联系,并适时增加拨打亲情电话的次数。去年年底,阿东就是与家人通话时得知了家里老房子要改造的消息。
起初,阿东很高兴。要旧改的房子很老了,是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在入狱前,阿东和十多岁的儿子以及奶奶蜗居在这处房子里,还得和邻居共用卫生间和厨房。家人告诉阿东,房屋旧改后,不但人均面积可以得到改善,而且还能有独用的厨卫。对于这样难得的改善家人居住条件的机会,阿东的第一反应是: “是好事,当然答应。”但不久,阿东的喜悦心情却被焦虑情绪所替代了。
监区民警发现,原本服刑表现一直不错的阿东情绪明显低落,偶尔还会走神,简直可以用吃不下睡不着来形容。阿东怎么了?不是之前还在为房子可以旧改而兴高采烈吗?民警找阿东进行了个别谈话,也由此知道了阿东情绪波动的原因。
原来,阿东的房子虽然在他名下,但房屋内还有其他亲戚的户口,对于旧改后回迁的房屋,家人表达了他们的想法,想和阿东商量房产份额划分方案。这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话题,但由于当时的疫情情况,监狱执行“高于地方、严于周边”疫情防控工作标准,今年1月再次启动了封闭管理。在封闭管理的模式下,家属会见等工作全部都暂停,阿东的家人无法当面与阿东商量,司法所、社区旧改办等相关部门人员也没法将需要阿东签署的旧改协议带入大墙内,开展相关工作。
其实在所有亲戚里,阿东与姑姑的关系最好,平时也很信任姑姑,他本也有意委托姑姑处理相关事宜。但是牵扯到房屋利益的时候,阿东不免想得多了一些,生怕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阿东的余刑所剩不多了,预计在旧房改造工程完成前就可以回归社会,可到那时,房子还没完工,他要住到哪里去?一系列的疑问让阿东不敢贸然签署授权委托文件让家人帮忙办理旧改事宜。而阿东房屋所在小区的旧房改造重建项目需要征得居民100%的同意,他的犹豫让旧改工作的整体进度卡住了。
大墙内外联动 顺利签署协议
让阿东忧心的事虽发生在大墙外,但在监狱看来,这件事影响着阿东的服刑改造,关系着监管稳定,还与社会平安建设息息相关。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阿东总是要回到社会的,住房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会是安全隐患。”宝山监狱九监区副监区长阮亮说, “而且旧房改造是一项利民工程,与城市发展建设有关,虽然监狱民警的主要工作是在大墙内,但我们同样有义务维护推动社会发展,所以这件事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为此,宝山监狱九监区民警向上级汇报情况后,经安排成立了工作小组。一方面深入、充分了解阿东的想法与诉求,通过监狱综合治理部门,以及监狱内的法律咨询为阿东解开他心头的各种疑惑。
另一方面,工作小组积极与阿东的家人、地方司法所、社区旧改办等部门联系。经过多方沟通,决定对阿东开展一次专项帮教活动。帮教方案商定,由监狱民警对阿东进行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充分了解他的旧改诉求和思想顾虑,并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同时,监狱与当地司法所和社区旧改办等进行协商,在确保符合监狱管理要求和旧改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帮助阿东完成旧房改造委托协议的签订。此外,由监狱民警代为转达阿东的诉求,会同阿东的家人、社区旧改办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经多方努力,阿东终于和家人就房屋旧改达成一致意见,并同意签署授权家人办理旧改事宜的委托书。
签署委托书的那天,民警全程拍摄视频,并让阿东安心,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视频也可作为证据,他的合法权益能得到保障。同时,阿东也需要为自己的签字协议负责。签完字的阿东舒了口气,他告诉民警, “悬在心里好多天的大石头落了地,可以放心了。”
今年4月20日,监狱民警将阿东签署的协议以及刻录有签署协议全过程视频的光盘交给社区旧改办的工作人员。社区房屋旧改工程的“进度条”由此恢复了正常。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