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春
苏州是值得一去再去的一座城市。
那天上午,我们10点开出,出上海时有点堵,到阳澄湖已过了12点。我们的一位朋友在此恭候着。
午饭丰盛,酒浅尝辄止,留着量,晚上尽兴。拱手相别,一众朋友上了车往苏州而去。时间不长,到了我们网上订好的这家宾馆。办好入住手续,朋友提议别休息了,也不用开车,叫上出租先去山塘街,随后再往观前街上的得月楼晚餐。众人称喏。
山塘街我没去过,问是景点?朋友答去了便知,卖了个关子。后来得知这是一条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它的格局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而且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我是孤陋寡闻了。
从宾馆到山塘街不远,一个起步费。下了出租,景区感觉扑面而来。山塘街看似不大,一条小河蜿蜒其中,河两旁的路很窄,路边是各种各样的商铺。
据史料记载,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称 “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渐渐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节日一般气氛浓郁,大红灯笼沿街而挂,河中画船穿梭,载着游人“水中观花”;街上人流如织,在古镇上寻寻觅觅,探寻着历史的足迹。
随着人流走了没多久,见到了白公祠,这里游人不多,我们走了进去。出了白公祠,见旁边一条小巷,甚是清静,大家不约而同向前走去……
小巷极窄,曲曲弯弯,仿佛当年上海我居住多年的小弄堂。住在这里的人家有车吗?车又停哪里?我有些庸人自扰。小巷如迷宫,我们左拐右弯好一阵没了方向,正欲向人打听时,忽然眼前一亮,一座小桥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回到了街上。和古街的喧闹相比,小巷恍如世外。
山塘街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我们游览的是东段还是西段抑或东西段全部走到了,我不清楚,本来就是来放松的,信马由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眼看快到晚餐时间,才收住毫无疲惫之感的双腿,叫上出租往观前街而去,至于到了观前街,得月楼、松鹤楼等等新老酒店全部满座,又一路走到与观前街一巷之隔的平江路,领略到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最有韵味的石板路,并在那里吃上了一顿相当不错的晚餐,则是另一篇文章了。
于我而言,此行印象最深的,是那条幽静的小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