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开放”的红色博物馆里“做文章”

民警组成“红色守护团”保护红色资源 提升周边居民生活

本文字数:2775

民警孙晶定制的晾衣架

民警在李白故居为居民介绍馆内展品

李白故居旁修缮一新的花坛地面

  □见习记者  翟梦丽

虹口区四川北路片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全市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片区内有2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比全市总数的16%。这一片区的红色资源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镶嵌在居民区内。据粗略统计,散落在社区中的各类红色印迹达100多处。比如李白故居、左联会址纪念馆等,这些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均坐落在居民区深处。

因而,对四川北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来说,一方面要守护好身边的红色点位,另一方面也要守护好红色点位周边的居民。今年3月,四川北路派出所“红色守护团”正式“成团出道”。辖区内有重要红色点位的6名社区民警作为主力团员,以开放式的成团方式,邀请全所民警乃至全区民警积极参与,加强红色守护力量,同时将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解决红色点位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保护辖区红色资源,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红色守护团的守护之路拉开帷幕。

协调红色资源保护与居民生活需求

去年11月,黄渡居委社区民警黄寅辰在社区走访时,经常发现一对老夫妻中午时分在外闲逛,此时正是午休时间,老夫妻俩为何不在家休息而在弄堂外散步?“叔叔阿姨,你们怎么不在家休息?”迷惑不解的黄寅辰上前询问,老夫妻俩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原因。多方打听之下,黄寅辰才了解到这不同寻常作息的内情。

原来去年9月起,李白故居开始修缮工作,老夫妻俩的房子离故居不远,修缮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噪音,不愿意耽误修缮工期的老夫妻俩并未声张,只是默默调整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黄寅辰非常感动。故居修缮是件大事,但周围居民的生活同样也不能被影响!于是黄寅辰主动协调了李白故居修缮工程的管理方,希望他们能够将会产生噪音的的装修工作尽量安排在下午两到三点以后,这样既不耽误修缮工期也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是我们没考虑好,让周围居民为故居修缮作出了很大的牺牲!”管理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答应下来。不仅如此,他们主动提出要为居民将弄堂的环境修整一番。于是弄堂里原本坑坑洼洼的地面铺上了地砖,年久破损的墙面粉上了新漆,周围的花坛也被修缮一新。

走进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坐落在145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门前游人如织。多伦路居委社区民警孙晶是“红色守护团”主力团员,2015年刚到片区时,她看这里的居民都在家门口晾晒衣物——十多年前,四川北路街道在左联会址纪念馆背面外墙上安装过几个晾衣架。2019年下半年,左联会址纪念馆开始大修,重新粉刷外墙时需要拆除晾衣架,居民们对此都很配合。但新的问题产生了,晾衣架拆除后,居民们去哪晾晒衣物呢?

施阿姨家就在纪念馆旁边,一天孙晶在走访时发现施阿姨正从离她家几十米的另一边抱着晒过的被子回来。施阿姨告诉孙晶,由于修缮拆除了晾衣架,如果在原位置把拆除的晾衣架恢复起来,就会破坏风貌,周围几户人家就只能去借隔壁177弄邻居的晾衣架晒衣服。

随着左联会址纪念馆的重新开放,周边风貌得到了极大提升,周边的居民对此都赞不绝口。但对于施阿姨这样长住于此的居民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把衣服搬来搬去晾晒颇不方便。能不能有个两全的办法,既能让居民在家门口晒衣服,又保证不损坏周围风貌?孙晶又走访了另外几家居民,发现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

在“红色守护团”的定期碰头会中,她抛出了这个难题。团员们建议她联动居委、纪念馆、企业等多方力量,一起解决问题。孙晶首先找到居委和纪念馆听取意见,询问能否在偏离主干道的纪念馆转弯处定制一个晾衣架,得到了双方的支持。

安装一个晾衣架,说起来容易,但孙晶为此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实地测量。晾衣架既要与一旁的垃圾厢房保持一定距离,还要注意走在主路上看“不穿帮”;晾衣架的高度要充分考虑往来车辆的高度,避免刮伤车辆,尤其是垃圾运输车相较普通车辆更宽,行车途中要避免被剐蹭;不仅如此,晾衣架也要用足长度和宽度,尽量让居民能多晾晒些衣服。最终,在孙晶的协调下,企业为居民定制了1.8米长的特制晾衣架。最终,晾衣架分毫不差地落在了原本设计的点位中,终于“螺蛳壳里做道场”般解决了居民晾晒衣物的大问题。

用好天然的党史学堂说党课

片区内红色资源如此丰富,能否利用好这“开放的红色博物馆”和“天然的党史学堂”,面向更多公安民警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红色守护团”自发筹备并在李白烈士故居录制了《先烈的贺电》情景党课。

这堂党课的缘起是在今年4月,“红色守护团”主力团员、黄渡居委社区民警黄寅辰,听说辖区内的李白烈士故居经过大半年的修缮,即将完成布展提升重新开馆。这不是个很好的党史学习教育点位吗?

在李白故居大修前,黄寅辰在日常巡逻中经常遇到来此参观、上课的团队。“李白烈士的英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岁月磨砺下的一种坚韧的爆发,在和平年代,这样的品质特别值得民警们学习和传承。”黄寅辰感叹道。李白只上过4年学,却能刻苦钻研,为了保护电台安全,他不仅能熟练地拆下2个小线圈将发报机改装成收报机,还将原本需要75瓦的发报功率降低到7瓦,而且他甘于寂寞、不计名位甚至隐姓埋名。这些都将激励民警们在平时琐碎的业务、平凡的岗位中保持工作激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险、精益求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奋勇向前,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黄寅辰立刻将自己的想法与“红色守护团”其他团员沟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四川北路派出所执法办案民警彭海对李白事迹非常熟悉,主动申请担任党课的主讲。“为了做好党课的讲解,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查看了相关的回忆录。”作为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的彭雪枫将军的侄孙,彭海也是李白烈士的“校友”,怀着对先辈的深厚感情,他加入了“红色守护团”。

“红色守护团”则帮忙收集材料,策划情景党课。有团员提出,可以参考央视综艺节目中的舞台剧演出片段,为党课提供演出范本;有团员提出,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深入人心,引用其中的片段可能更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经过讨论,最终大家决定将舞台剧中李白初来上海及其与裘慧英相识的段落,与老电影中表现李白被捕、受刑经过的桥段拼接起来,并融入黄寅辰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再以彭海的讲述贯穿整堂情景堂课。

形成脚本后,民警们投入了情景党课的排练。“红色守护团”几次探班,根据他们对李白烈士事迹的了解,帮助演员“抠细节”。比如,“李白”受刑时,每次被鞭打后,都要尽力把头扭向敌人,并用坚毅的眼神直视对方,表现他对敌人的蔑视不屑以及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5月中旬,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  《先烈的贺电》情景党课完成拍摄录制,并上线供民警们集体学习。

除了录制情景党课,“红色守护团”团员黄寅辰、彭海还会在李白故居为群众做义务讲解。“我们应该向李白烈士学习,学习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学习他英勇无畏的精神。”面对参观群众提出的如何向烈士学习的问题,彭海给出自己的答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开放”的红色博物馆里“做文章” 2021-06-21 2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