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红色圣地的最美“守护者”

——记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长李勇

本文字数:1622

  □法治报记者  夏天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年党史从这里开启,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启航。

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长李勇身着警服,胸佩党徽,精神抖擞地屹立在一大会址前。这枚党徽,是他党员身份的标志,也是他精神信仰的图腾。李勇戴着它,光荣守护一大会址,两度远赴海外维和,三次参与进博安保,十个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也曾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获颁“联合国和平勋章”,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从派出所到中共一大纪念馆,267米的路,他一走就是十年。三千多个日夜的无言守护,是李勇担当有为的光荣印记,对党忠诚的真实写照,信仰纯洁的岁月见证。

他是红色圣地最美“守护者”

在党的诞生地岗哨前,李勇始终牢记使命,在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中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圣地卫士”的无限忠诚。

1998年加入公安队伍,李勇就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结下不解之缘,他见习期间的第一个岗位就在纪念馆附近。此后,他在交巡警、刑侦队工作了十年。这段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的燃情岁月,让他在政治上日渐成熟,信仰上不断坚定。

2009年10月,李勇来到新天地治安派出所,也挑起了中共一大会址的安保重任。“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自此,李勇开启了他守卫“红色圣地”的荣耀之旅。

中共一大纪念馆是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每天接待中外游客4000余人次。特别是十九大后,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高峰客流逾万人次。如何确保一大会址绝对安全,让八方来宾有序参观?李勇不断思索,不断完善解决方案。

为守护好这片方寸之地,李勇走遍了纪念馆的每一处角落,访遍了周边道路上每一家企业。大至人、物、车、路等基本要素,小至纪念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如数家珍。通过分析历年接访记录、研判客流高峰背后的逻辑,李勇对一年中各个时间节点的客流规律了如指掌,无论客流再大总能从容应对。

李勇被称为“三台所长”,因为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巡逻路上,他都随身带着派出所、纪念馆、物业三方电台。这三部电台,是他牵头建立“警馆社”联席制度的“传感器”,将派出所警力、纪念馆安保、物业保安编织在一起,拉起一张以纪念馆为中心的安全防护网络,将各类安全隐患阻挡在馆门之外。

解决人手不足问题的同时,李勇又将纪念馆安全管理方案逐一完善。比如针对纪念馆处于繁华中心城区、车多路窄的特点,协调将部分道路改为单行道,并重新规划交通应急方案;针对参观大客流常态,增设“蓄客池”,调整排队方位和队形;针对应急处突要求,增设移动警务平台车,确保第一时间接处警……

十年里,李勇共完成1000余次警卫、安保任务。十九大以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已累计接待350多万人次中外游客,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穿警服的党史义务讲解员

这十年的燃情岁月,也让李勇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党史小专家”、义务讲解员。

今年6月3日,经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建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开馆。4日,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了正式开馆后的首批预约观众。

当天一早,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党旗飘飘,游人络绎不绝,秩序井然。  “心情非常激动”  “自豪感油然而生”……首批预约群众兴奋地等待着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的国旗广场,李勇正带领民警在场馆周边巡查。为迎接开馆,李勇和派出所的民警们提前做好预案,在纪念馆周边道路设置蛇行通道、快速通道等,确保游客有序、快速进馆参观。  “接下来,我们派出所会和纪念馆进行进一步沟通合作,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完善便利的服务。”李勇说。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的无畏无惧、无私无我精神值得去学习传承。作为一名守护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公安民警,李勇觉得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护一方平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红色圣地的最美“守护者” 2021-06-21 2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