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中国

为家事审判“互助经验”点赞

本文字数:876

  □法治报特派记者  夏天

本报讯  “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互助县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创新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设置规范,成效显著,最重要的是,体现了法院的仁爱之心。”昨天,采访完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亮点工作后,上海法治报社副总编辑赵月樑称赞道。

旁边的安徽法治报记者王清说:“来到锐意创新的互助县法院家事审判区,映入眼帘的家事文化长廊、幸福家庭课堂、青少年法育室等场所,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进入温馨有爱的‘家’。”

当天,来自全国的25家法治类主流媒体的70余名记者,认真聆听法院工作人员的讲解,纷纷拿出手机、照相机、摄影机记录。

“家事审判的‘互助经验’,点赞!”来自新疆法制新闻中心报的首席记者古雪丽第一时间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还配了一个点赞的大拇指。

“家事法院传递司法温情,互助县人民法院……”看完家事审判改革工作纪实后,法院工作人员身边三三两两围着不少记者:“纪实片能给我们发一份吗?我要把这个做法带回去,给我们当地的各级人民法院看看,让他们也有内容可借鉴。”“一个县城,居然能有这么先进的做法,感动赞叹之余,我们一定要用心用力宣传好!”

在家事审判区,法院工作人员一一解答记者们的问题。此时,两间家事调解室分别有一起继承案件和离婚案件正在“审判”当中,记者们纷纷驻足,既想亲眼目睹“审判”过程,又怕影响“审判”进行。一片小小的区域,被记者们的热情和期待填满。

“从坐堂式的审理到圆桌上的亲情劝解,家事审判理念的转变显而易见,成效有目共睹。”互助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志祥说。

“非常荣幸互助县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经验成为全国法治类主流媒体海东行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一站点,感谢媒体记者对我院家事审判工作的关心、肯定和倾情报道。”互助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占菊说,“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家事审判已成为互助县法院一张靓丽的名片,希望通过今天的采访报道,将互助县法院的家事审判工作经验推向更高更广的舞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8 为家事审判“互助经验”点赞 2021-06-22 2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