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古人说,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最难把握的不是一生而是一念,所以一定要坚守底线,不要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而去与毒品牵手,它是有着美丽伪装的妖魔……”这是一位父亲在第34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这位父亲是上海市南汇监狱的一位服刑人员,因为毒品,他失去了自由、赔上了健康,他不希望孩子重蹈他的覆辙……
一封写给孩子的信
“宝贝女儿,见字如面,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我知道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不会再相信爸爸在外打工很忙没空陪在你身边的话了。转眼,你快15岁了,我知道我不是个好爸爸,没有陪伴在你身边,这些年你受了很多苦。在你即将踏入社会的时候,我这个不合格的父亲还是要给你一些忠告,这都是我的血泪和亲身经历。
“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有很多诱惑,我也知道有许多事要经历过才会懂得,但是有些东西是千万碰不得的。在你即将面对社会的时候,一定要谨防毒品的诱惑,如果与毒品为伍,你的人生就会黯淡无光。
“常人一旦沾上毒品,就很难摆脱毒品的控制,特别是现在的新型毒品,欺骗性和危害性更大,那不是时尚而是自我灭亡。而且很多疾病都是以毒品为媒介传播的,我就因为吸毒而染上了肝病,深受折磨。我们家的惨况,你也是经历者,我想,你已经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之大。所以,你一定要牢牢树立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信念,做到不吸毒、不贩毒、不交毒友、不进毒圈,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
“古人说,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最难把握的不是一生而是一念,所以一定要坚守底线,不要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而去与毒品牵手。它是有着美丽伪装的妖魔,一旦沾染就很难轻易放手,等待你的必将是万丈深渊。千万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去丈量悬崖的深度。我的惨痛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我希望你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美丽大方善良的姑娘。虽然生活给了你很多苦痛,但我想你经历这些后更能看清这个世界,守好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希望你向着太阳努力生活。”
一份迟来的悔恨
写下这封信的肖远(化名)是因为运输毒品罪服刑的,6年前,才三十出头的肖远在与他人运输毒品过程中被警方抓获,当场查获大量白色晶体。经查,这些晶体都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也就是俗称的“冰毒”。肖远被判刑入狱,移押至南汇监狱服刑。
“入狱服刑后,肖远虽然表现比较稳定,但总流露出较为悲观的情绪。”南汇监狱的火警官介绍肖远的情况, “他患有较严重的肝病,深受疾病折磨,而且还有恶化的可能。”参加监狱组织的系列法治教育,肖远对自己曾经为了金钱丧失做人底线充满悔恨。
第34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南汇监狱围绕“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了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活动,具体包括:组织一次禁毒知识讲座、一次禁毒板报评比、一次禁毒主题座谈、一次禁毒征文活动、一次家书规劝活动、一次创造禁毒宣传艺术作品、一次涉毒现身说法活动。肖远也参与其中。
在现身说法活动现场,肖远想起“云会见”时妻子消瘦的脸庞,愧疚不已,他用自身的惨痛教训规劝身边人: “一定要坚守做人的底线,不要受人蛊惑沾染毒品,同时要教育自己的孩子预防新型毒品的危害,健康快乐地成长。”
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肖远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去到草坪上走一走,看一眼监狱上空的那片蔚蓝晴空,在铁窗之内的他内心对于自由充满向往。
肖远的人生走到如此地步,其实他曾有很多次悬崖勒马的机会,但他都没有把握住。
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2001年,肖远初中毕业后就跟着亲戚外出赚钱,以收废品为生。在这过程中,肖远学会了收赃,后来更是与他人合谋盗窃、销赃“一条龙”。不久,肖远就因盗窃罪判有期徒刑1年。然而,那次服刑经历并没有让肖远吸取教训。
出狱后,肖远到上海做起收废品的生意,凭着之前的经验、年轻胆大和小聪明,肖远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少钱,他也开始“膨胀”了。肖远的交际圈并不健康,跟着朋友,他陷入了赌博的泥潭,和赌场老板混熟后还入股赌场,从中抽头,偶尔也会坐庄。
赌场里难免有赌客为了“放手一搏”借高利贷,肖远发现有一个常客借钱很频繁,还钱也很爽气,似乎钱来得很容易。出于好奇,肖远搭上了这个常客,经过一番打探得知,他的赚钱“捷径”竟是贩毒。
那时的肖远只想着什么来钱快就做什么,于是他便表示自己也要入伙。经过常客的牵线搭桥,肖远获得了“资格”,负责从在广东的“上家”那里贩运毒品给“下家”。肖远坦白告诉火警官,一开始运输毒品时,他也是害怕的,担心被抓、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上下家,但后来次数多了就麻木了,运输毒品的量也越来越多。
为了逃避侦查,肖远还摸索出了一些手段,比如带货的时候要租多辆车,学会甘蔗藏毒等伪装手法。肖远为自己的“才能”洋洋得意,却不知这与玩火无异,总有“翻车”的一天。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原本只是为了赚钱才入伙的肖远怎么可能逃过毒品的魔爪,没多久他就开始“溜冰”了。因为手头有货的便利,肖远几乎“想吸就吸”,一度昏天黑地,日日处于极端亢奋状态,私生活混乱。正经生意是做不了了,赌场和贩毒的生意成了肖远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肖远过了好一阵,直到他得知有个经常一起“溜冰”的朋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才吓得“清醒”,收敛了一段时间。
肖远说自己也尝试过回归正途,但是习惯大手大脚花钱的他没坚持多久就把积蓄用完了,于是又开始贩毒。而且他沉迷赌博不可自拔,曾在一周内输光了一年赚的钱,回去后他也嚎啕大哭,痛定思痛,可不久又不受控制地去赌……输光了钱就贩毒赚钱,赚来了钱又去赌博、吸毒,恶性循环。
肖远入狱之后,家人有意对孩子隐瞒了实情,肖远会通过亲情电话与家人联系,但与孩子沟通很少,正处叛逆期的女儿对他心有怨念,不愿搭理。
有多年从事涉毒服刑人员教育经验的火警官从日常谈心中找到了教育引导肖远的契机。 “一旦染毒,终生戒毒。孩子是无辜的,作为一位父亲,要多关心孩子,否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会影响他将来的人格健康养成。”火警官鼓励肖远通过书信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于是,肖远便写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封信。他以一个失败父亲的亲身经历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碰毒品,却还没有做好向女儿直陈真相的准备。或许,他首先要真正反思,才能写下一封饱含血泪经验与教训的家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