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龙哥》将镜头对准的是以“龙哥”为代表的涉毒人员,片中的“龙哥”是吸毒者,也是小偷,甚至还以贩养吸,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边缘人、违法者。
虽然该片的拍摄时间在十多年前,但在这个真实的涉毒人员身上,如今的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毒品对身体乃至人性巨大的破坏力,以及平常人想要对抗毒瘾的无能为力……”
《龙哥》
导演:周浩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语言:普通话上映日期:2007片长:104分钟内容简介:
导演周浩认识了两位“朋友”,其中一位人称“龙哥”,周浩与他们之间的交往成就了这部片子。刚开始相处的时候,周浩只是随手拍摄一些素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浩开始有目的地和他们交“朋友”。同时,这几位“朋友”奇迹般地允许周浩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吸毒也贩毒的生活。主人公“龙哥”知道周浩“需要”他,他一次次跟周浩借钱,影片总是在借钱、信誓旦旦戒毒、复吸中周而复始。
《龙哥》的拍摄开始于2004年,对片中人物“龙哥”的记录持续了3年。片中呈现的社会情况已经和现在大有不同,被记录者的话语和观点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画面也非精良,但关于毒品对人的毁灭性伤害由此显得更为可怖,今天看来依然触目惊心。
导演周浩有很长一段时间做纸媒记者的经历,会特别留意报纸。之所以会拍摄“龙哥”,是因为当时周浩在一张报纸头版最下面的通栏里看到一则小通讯,写的是广州火车站附近有一个烂尾楼,里面住了很多吸毒的人。或许是出于一种做记者的本能,周浩就想去那里看看。后来,周浩决定做一个吸毒的故事,但他对拍摄的内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片子。
“龙哥”是这部片子的主角,影片没有仔细探寻“龙哥”踏上吸毒、贩毒这条路的“来龙去脉”,只是记录“龙哥”的“当下”。
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评论说, “龙哥”不像他的名字听上去那么霸气,也不像电影里那些亡命天涯的毒贩,而是可怜又可恨,同时他又对其他吸毒者有恻隐之心,讲江湖义气。在片中, “龙哥”毫不顾忌地讲述自己偷东西的经历,在镜头下注射毒品,甚至还准备防止抓捕时需要吞食的异物。有些画面真实得让人感到不适。
从2004年到2007年,周浩断断续续地拍摄了《龙哥》三年多。纪录片开始,“龙哥”还有点傲慢的“大哥”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哥”的生活每况愈下。
有人觉得虽然是纪录片,但“龙哥”在镜头前有演戏的成分。也有人说,吸毒人员的话,一句也不要信。就连一直守候“龙哥”,等着他有一天终能回到正常生活的女友在离开后也说“龙哥”演技不错。
的确,片中“龙哥”的话真假难分,前脚还信誓旦旦说要戒毒,认真探讨哪种戒毒药好,后脚就趁大家不注意,偷偷躲到厕所给自己注射毒品。
“龙哥”称自己唯一的朋友就是周浩,当周浩不愿收他的礼物——一台赃物相机时, “龙哥”还生气了。可是这份“友谊”更多的体现却是在每一次与周浩见面就索取“救助费”上。 “龙哥”经常行踪不定,居无定所,今天小旅馆,后天派出所。周浩有时得知“龙哥”的行踪是接到警方的电话,因为“龙哥”号称“只想得到周浩这个朋友”。为了博得周浩的同情, “龙哥”有一次曾经“吐血”,当时的周浩并不知道,那些血是“龙哥”事先从自己身上抽出,含在口中的“道具”。
《龙哥》的英文翻译是《Using》,一方面为消耗之意,另一方面,从周浩的角度来看,他和“龙哥”的“朋友”关系实际上是相互利用的,无法进一步了解。 “龙哥”让观众看到了这群社会边缘人的样子,看到了被毒品控制着的犹如傀儡的人生。想要戒毒,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困难重重。
吸毒被抓、吞刀片、没钱交房租,直到运毒被查获,被法院判刑,最终“龙哥”没能逃过自己的宿命。后来,周浩也去看过“龙哥”,只有声音,没有画面,也不知服刑后“龙哥”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在影片中,周浩曾说要给“龙哥”一个完美镜头,但那个画面并不完美,那是“龙哥”在一段有铁丝网的高墙上行走的画面。有网友评论说,这就是“龙哥”的状态,一直在“走钢丝”,摔下来只是早晚的问题。(栎之/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